起因:
在controller和service层的日志里分别添加唯一ID作为请求处理标识。
过程:
1、该id在nginx处生成放在header中,在controller层由拦截器获取,并作为线程级别的参数利用MDC存放(key-value),并在打印日志的时候展示出来。
2、controller调用其他服务和接口是RPC调用。nginx生成的id如何传给service?暴力的方法:直接把id作为参数传给服务对代码的入侵性太大,这样是不合理的。看文档发现,不管是Dubbo还是Motan,都提供了SPI扩展机制,可以在不改变框架原有代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规则扩展需要的功能。此处扩展了RPC框架的过滤器,实现filter接口,并添加相应同名配置文件,即可在rpc接口的配置文件里指定使用哪个filter接口。具体细节可参考各自的filter说明文档 motan:https://github.com/weibocom/motan/wiki/zh_developguide
dubbo:http://dubbo.apache.org/en-us/docs/dev/impls/filter.html 。
当用http或者https请求服务的时候,可以修改http请求util把id作为参数传给被请求的服务。同样还是使用MDC记录唯一ID。
3、需要注意的是:MDC是基于线程的,当使用线程池的时候,get到的值可能是错的,我们需要修改一下线程池初始化的过程,增加MDC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