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管理与垃圾回收机制
内存管理机制:引用计数、垃圾回收、内存池。
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内存管理手段, 当一个 Python 对象被引用时其引用计数增加1, 当
其不再被一个变量引用时则计数减 1. 当引用计数等于0时对象被删除。
垃圾回收 :
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也是一种垃圾收集机制,而且也是一种最直观,最简单的垃圾收集技术。当 Python 的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降为 0 时,说明没有任何引用指向该对象,该对象就成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比如 某个新建对象,它被分配给某个引用,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 1。如果引用被删除,对象的引用计数为 0,那么该对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不过如果出现循环引用的话,引用计数机制就不再起有效的作用了
标记清除
如果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都为 1,但是仅仅存在他们之间的循环引用,那么这两个对象都是需要被 回收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引用计数虽然表现为非 0,但实际上有效的引用计数为 0。所以先将循环引 用摘掉,就会得出这两个对象的有效计数。
分代回收
从前面“标记-清除”这样的垃圾收集机制来看,这种垃圾收集机制所带来的额外操作实际上与系统 中总的内存块的数量是相关的,当需要回收的内存块越多时,垃圾检测带来的额外操作就越多,而垃圾 回收带来的额外操作就越少;反之,当需回收的内存块越少时,垃圾检测就将比垃圾回收带来更少的额 外操作。
举个例子:
当某些内存块 M 经过了 3 次垃圾收集的清洗之后还存活时,我们就将内存块 M 划到一个集合
A 中去,而新分配的内存都划分到集合 B 中去。当垃圾收集开始工作时,大多数情况都只对集合 B 进
行垃圾回收,而对集合 A 进行垃圾回收要隔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进行,这就使得垃圾收集机制需要处
理的内存少了,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