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重定位的概述

代码重定位是由于程序加载时需从非易失存储移至RAM中执行,涉及存储介质如NAND/NOR Flash与RAM的区别。程序通常包含代码段、数据段等,重定位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静态定位在加载时转换所有地址,而动态定位通过定位寄存器在执行时转换。实现重定位可借助链接脚本和特定指令,如使用相对跳转和动态更新地址。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为什么需要代码重定位

为什么需要代码重定位呢?因为我们编写的代码在掉电时都存放在非易失存储芯片上面,单片机在上电时CPU不能像操作内存一样来操作非易失存储芯片,因此需要先把代码拷贝到RAM中,所以需要将代码进行重新定位。那你就需要先了解用一下我们代码的组成与代码的存储。

1.1存储介质的理解

首先你需要了解我们的日常所用的存储介质NAND Flash、NOR Flash、emmc、SDRAM、DDR等常用存储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才能深入理解代码重定位的重要性。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FLASH存储器又称闪存,它结合了ROM和RAM的长处,不仅具备电子可擦除可编程(EEPROM)的性能,还不会断电丢失数据同时可以快速读取数据(NVRAM的优势),U盘和MP3里用的就是这种存储器。在过去的20年里,嵌入式系统一直使用ROM(EPROM)作为它们的存储设备,然而近年来Flash全面代替了ROM(EPROM)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地位,用作存储Bootloader以及操作系统或者程序代码或者直接当硬盘使用(U盘)。

目前Flash主要有两种NOR Flash和NADN Flash

存储介质 描述
NAND 非易失存储,PC不能直接访问它,要想执行它内部的程序,需要将NAND中的代码拷贝到SDRAM等ram中。上电后,Nand启动硬件会自动把Nand Flsh前4K复制到SRAM;CPU从0地址运行SRAM;
NOR 非易失存储,虽然PC能直接访问它,但是不能像内存一样写,我们程序中的全局变量、静态变量等都存在bin文件中,也就是都存在nor上,当修改这些变量时无法修改它们,所以需要重定位代码。可以像内存一样读,但不能像内存直接写,因此需要把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重定位 放到SDRAM里。

1.2代码的组成

一个程序里面有(至少包含:代码段+数据段)
.text 代码段
.data 数据段
rodata 只读数据段(const全局变量)
bss段 (初始值为0,无初始值的全局变量)
commen 注释
其中bss段和commen 注释不保存在bin文件中。

下面我们来简单归纳一下进程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所包含的5种不同的数据区都是干什么的。
BSS段:BSS段(bss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BSS是英文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简称。BSS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数据段:数据段(data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数据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代码段:代码段(code segme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