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周结束,今天开始记录学习和练习内容。
PTA Basic:1024
1024 科学计数法 (20)(20 分)
科学计数法是科学家用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字的一种方便的方法,其满足正则表达式[+-][1-9]"."[0-9]+E[+-][0-9]+,即数字的整数部分只有1位,小数部分至少有1位,该数字及其指数部分的正负号即使对正数也必定明确给出。
现以科学计数法的格式给出实数A,请编写程序按普通数字表示法输出A,并保证所有有效位都被保留。
输入格式:
每个输入包含1个测试用例,即一个以科学计数法表示的实数A。该数字的存储长度不超过9999字节,且其指数的绝对值不超过9999。
输出格式:
对每个测试用例,在一行中按普通数字表示法输出A,并保证所有有效位都被保留,包括末尾的0。
输入样例1:
+1.23400E-03
输出样例1:
0.00123400
输入样例2:
-1.2E+10
输出样例2:
-12000000000
学到一种新的输入格式:scanf("%[^E]",str);表示读入一个字符串,在遇到第一个E的时候结束。^是非的意思。
用这种方法可以分块一次性读入所有需要的内容并完成分类。
思路一:
乍一看思路和想法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提交的时候有一个测试点一直过不去,运行超时
在GitHub里找到了另外一种新的思路(https://github.com/OliverLew/PAT/blob/master/PATBasic/1024.c)
这种方法很简洁地把输入分成四个部分(其实最后两个部分可以合二为一,通过exponent的正负即可),即基于简单的底数、指数分类。用指针进行操作,减少了底数部分的判断、循环,加快了运行效率,值得借鉴。容易忽略的地方是小数点没有完全移位的情况。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小问题,第26行和第40行的for循环一旦用while代替,就会出现运行超时,原因暂不明。
另外,PTA上给的测试数据没有包含指数为0的情况,是个小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