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掌握静态路由配置方法
启用路由器的路由功能
查看路由表
Ping和trace命令的使用
设备需求
本实验需要以下设备:
4台2811Cisco路由器,四台都有两个FastEthernet口。
2条双绞线,1对V.35背靠背线缆
4台带有超级终端程序的PC机,以及4条Console电缆
拓扑结构及配置说明
本实验的拓扑如图2-1所示。
图2-1网络拓扑结构
4台路由器分别命名为R1、R2、R3和R4。所使用的IP地址分配如图1-1所示。图中的“/24”表示子网掩码为24位,即255.255.255.0。
实验中,应使用静态路由的设置,实现R1到R4在IP层的连通性,即要求从R1可以ping通R4,反之亦然。
实验步骤
给路由器(R1,R2,R3,R4)命名
首先键入config t 进入配置模式
Hostname r1:对路由器1命名为r1
说明:其他路由器命名规则一致,不再赘述。
No shut:路由器端口通常默认是shut down的,交换机一般没有,打开端口
参数说明:之后出现接口:fastEthernet0/1开始改变状态,此处可以看到fastEthernet0/1接口经历了开、闭、开的过程
配置接口后进行sh run指令,效果图
屏幕参数说明:此处出现建立配置。Sh run指令是查看路由器的配置信息
Current Configuration:显示当前的配置是675字节
Version:12.3的IOS版本号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显示当前时间戳日志跟踪开始
Service timestamp log uptime:显示当前时间戳日志跟踪更新开始
no service password_encryption :用于加密用户访问口令,这里没有配置.
Ip subnet-zero:ip子网为零命令,当你在CISCO路由器上给端口定义IP地址时,该IP地址不能落在全0网段上.如果你配了,你会得到一条错误信息,而使用IP SUBNET-ZERO命令之后,你才能使用全0网段.
No ip domain-lookup:这个是防止DNS解析的命令,很多时候,如果你敲错命令了,cisco会把它当成一个地址来找,而且找的过程非常慢,停止也停不了。
说明:其他的路由器sh run命令效果差不多,此处不再赘述。效果截图如下:
配完各个路由器的名字及IP后,sh ip route指令
屏幕参数说明:
最上面显示的一些sh ip route指令的用法。此处不再描述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是默认网关没有设置
192.168.1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 10.0.0.0/24 is subnetted,1 subnets:
192.168.100.0直接连接,回环地址10.0.0.0/24是子网,共有一个子网
10.0.0.0/24直接连接,下一跳是接口FastEthernet0/1
说明:其他的路由器sh ip route之后类似,不再赘述。效果图如下:
配置完路由器1,2,3,4对r2Serial0/1接口配置波特率如下
屏幕参数说明:此处可以看到对在接口的局部配置模式下,对serial0/1
进行配置波特率。接口serial接口状态设为打开,接口serial路由协议变为打开。
配置完路由器1,2,3,4后ping IP地址结果如下
IP |
R1 |
R2 |
R3 |
R4 |
10.1.1.1 |
- |
T |
F |
F |
10.1.1.2 |
T |
- |
F |
F |
192.168.101.1 |
F |
- |
T |
F |
192.168.101.2 |
F |
T |
- |
F |
172.16.10.1 |
F |
F |
- |
T |
172.16.10.2 |
F |
F |
T |
- |
从上可以看出:在没有配置静态路由表之前,路由器只能ping同相邻的路由器
Ping IP:参数说明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提示键入转义序列终止
Sending 5,100-byte icmp报文段 给10.1.1.1,最大时延是2s
成功率是100%。其余类似。
ping IP地址之后指定静态路由如下
屏幕参数说明:进入路由器r1配置模式,上面说明:按下配置指令,每一行一个,退出ctrl+Z
进入配置模式后,配置路由表如上: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的模式
说明:其余路由器的配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效果截图如下:
路由器的监测
最上面显示的一些sh ip route指令的用法。此处不再描述
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是默认网关没有设置
192.168.1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 10.0.0.0/24 is subnetted,1 subnets:
192.168.100.0直接连接,回环地址10.0.0.0/24是子网,一个子网
10.1.1.0/24直接连接,下一跳是接口FastEthernet0/1
172.16.10.0/24是子网,一个子网
172.16.101.0 【1/0】 via 10.1.1.2:目的网络172.16.101.0 【1/0】分别是管理值和metric值,via 10.1.1.2 这个是去往目的地的网关。
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通过数据包通过10.1.1.2这个网关可以到达172.16.101.0这个网络。
说明:其他的路由器sh ip route之后类似,不再赘述。效果图如下:
再次Ping各个ip地址:
IP |
R1 |
R2 |
R3 |
R4 |
10.1.1.1 |
- |
T |
T |
T |
10.1.1.2 |
T |
- |
T |
T |
192.168.101.1 |
T |
- |
T |
T |
192.168.101.2 |
T |
T |
- |
T |
172.16.10.1 |
T |
T |
- |
T |
172.16.10.2 |
T |
T |
T |
- |
说明:此处可以看到全部ping通了,说明静态路由在没有配置路由表的时候,路由器收到这个分组并不知道往哪里转发,如果指定了静态路由表,路由器也就知道了,每一个目的网络下一跳地址是多少。也就可以ping的通,路由器在没有指定静态路由表的时候相邻直接相连的两个接口可以ping的通,这是因为,他们处在同一个网络下。
使用Trace命令测试IP包在端到端的发送过程中所经过的网关的数量和IP地址。
说明:使用trace命令跟踪10.1.1.2
键入转义序列来终止。
发现到达10.1.1.2目的网络,经过了Ip 为10.1.1.2的接口,也就是直接相连的接口,规定20毫秒,实际用了16毫秒。
跟踪其他的网络,含义类似。
例如:r1 trace 172.16.10.2,需要经过接口地址为10.1.1.2,192.168.101.2,172.16.10.2,经过3个路由器3次转发才到达目的网络。
实验问题分析:
做完本次实验在思考为什么要用静态路由,他不能像动态路由那样自动交换信息,两台路由表之间动态的生成路由表?
查阅资料了解到:
静态路由,它一种路由的方式,路由项(routing entry)由手动配置,而非动态决定。与动态路由不同,静态路由是固定的,不会改变,即使网络状况已经改变或是重新被组态。
使用静态路由的好处是网络安全保密性高。动态路由因为需要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而对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地址等信息。因此,网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可以采用静态路由。不占用网络带宽,因为静态路由不会产生更新流量。
原来路由器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两种,虽然静态路由要手动指定路由表,但是它的网络安全保密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