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资源链接:csdn资源下载
一、 设计要求
1. 通过编写和调试存储管理的模拟程序以加深对存储管理方案的理解。熟悉可变分区管理的各种适配算法。
2.设计一个可变式分区分配的存储管理方案。并模拟实现分区的分配和回收过程。
对分区的管理法可以是下面四种算法:
(1)首次适应算法
(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3)最佳适应算法
(4)最差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法:为作业选择分区时总是按地址从高到低搜索,只要找到可以容纳该作业的空白块,就把该空白块分配给该作业。
循环首次适应法:类似首次适应法每次分区时,总是从上次查找结束的地方开始,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空白区分配。
最佳适应算法:接到内存申请时,在空闲块表中找到一个不小于请求的最小空块进行分配
最差适应算法接到内存申请时,在空闲块表中找到一个不小于请求的最大空块进行分配,与最佳适应法相反,它在作业选择存储块时,总是寻找最大的空白区。
回收尽可能考虑合并,按照书本上的四种情况,修改分区表的表项,合并成较大内存有利于系统的整体分配。
二、 运行环境
此程序运行于Java 16.0.2 环境中,在windows系统
三、 系统功能
模拟存储管理,在使用前可以设置内存总大小,默认值为1M。然后可以选择申请内存分配的四种适应算法,输入欲申请空间大小后申请,会得到当前内存分区的全部详细情况(分区编号、起始地址、分区大小、是否空闲)。可以根据详细情况的分区编号进行回收内存,回收内存时会考虑四种情况。同时系统设置的碎片最小值为5K,申请小于5K时则不做分区,直接分配。
四、 所用的数据结构
public class partition {
public int size; //分区大小
public int head; //分区首地址
public boolean state; //分区是否空闲,true为空闲,false为繁忙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inSize = 5; //碎片最小值
public static LinkedList<partition> partitionList = new LinkedList<>(); //存储分区信息
public static int pointer = 0; //作指针,指向上一次查找结束的地址
public static int flag = 0; //记录每次执行后错误的类型
public static int maxSize = 1024; //内存最大值,1024为默认值
}
五、 主要函数功能
- 首次适应算法
public class firstFit {
public static void first(int size) {
int i=0; //从最高地址开始找
for (;i < main.partitionList.size();i++){
partition temp = main.partitionList.get(i);
//找到第一个可用分区即开始分配
if (temp.stat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