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模式
文章平均质量分 84
设计模式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和重用性
小九没绝活
这个人啥也不会
展开
-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通过将多个处理对象(Handler)连接成一条链,允许请求在链上传递,直到被某个对象处理或链终止。核心目标是解耦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让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原创 2025-03-20 18:38:31 · 823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引入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在不修改原始类的前提下增强其功能。代理模式的核心是间接访问,常用于权限控制、延迟加载、日志记录等场景。原创 2025-03-20 15:32:39 · 1219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外观模式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旨在为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简化接口,隐藏内部细节,降低客户端与子系统的耦合度,使系统更易使用和维护。原创 2025-03-19 15:19:49 · 428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旨在通过共享技术高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从而减少内存占用和对象创建开销。其核心思想是分离对象的内部状态(可共享)和外部状态(不可共享),通过复用内部状态相同的对象来优化资源使用。原创 2025-03-19 15:19:28 · 1003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关系。它允许客户端以统一的方式处理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无需关心具体是叶子节点还是容器节点。原创 2025-03-18 18:23:33 · 112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允许通过将对象放入包含行为的特殊封装对象中来动态地添加新功能。它通过组合替代继承,提供了比继承更灵活的功能扩展方式,同时遵循开闭原则。原创 2025-03-18 18:22:50 · 98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旨在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它通过组合代替继承的方式,解决多维度变化导致的类爆炸问题,同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原创 2025-03-17 18:25:51 · 1231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协同工作。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中间层(适配器)解决接口不匹配的问题,类似于电源插头转换器。原创 2025-03-17 18:25:05 · 905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而不是通过实例化类。原型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克隆(Clone)来创建对象,从而避免重复的初始化操作,提高性能。原创 2025-03-16 23:34:34 · 61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旨在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其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原创 2025-03-16 23:22:45 · 985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在不直接指定对象的具体类的情况下,创建对象的实例。工厂模式将对象的实例化过程推迟到子类或工厂类,在运行时动态决定创建哪种对象的实例,以提供更灵活的对象创建机制。原创 2024-12-04 09:45:54 · 1734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对该实例的全局访问点。单例模式通常被用来管理全局状态、资源、配置或提供统一的访问方式。原创 2024-12-03 10:51:53 · 614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及其分类
设计模式是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针对特定问题场景和需求提出的一套被公认的解决方案。设计模式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拓展性和重用性。原创 2024-12-02 17:32:20 · 147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