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原本总结
文章平均质量分 77
这是作者在阅读《设计原本》后的个人总结专栏,可以算是读后感
EmbSW_Guru_Wx
免费不代表廉价,分享所遇。自我总结,有感兴趣的或者想了解的技术点或想解决的问题,可以私信作者哦。
展开
-
过程即产品:深入剖析产品过程的优点和缺点
做汽车软件的都知道,汽车软件要经历许许多多繁琐的过程(这里为产品过程的一部分)才会发布。那么请问,这个过程重要吗?答案肯定是必然的,但是产品过程的繁琐与流程又会抑制产品的未来,这产品过程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高质量的产品离不开它,但是它又会成为产品成长的枷锁。大家在反驳这个观点前,请先思考下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伟大的产品都是在产品过程之外产生的?原创 2025-03-10 16:25:30 · 562 阅读 · 0 评论 -
《我的嵌入式软件之旅:在创新与优化的道路上自我反省》
创新与优化相互成全,相互依赖,两者可以是同一个东西,之所以区别出来,我感觉只是这两个词汇给人带来的冲击力不同罢了。试想一下这个场景:某某优化了红绿灯的计时系统,使该系统更加稳定,并增加了语音提示功能;某某针对红绿灯的计时系统,创新出了新一代的计时系统,比原本的旧系统更加稳定,并增加了语音提示功能。二者其实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罢了,因为创新与优化在人的脑海中用已经有一个“高低之分”了。——有需求才有优化与创新。原创 2024-12-26 14:56:09 · 1637 阅读 · 0 评论 -
《更了解设计内涵的人更懂设计》
内涵”的释义摘录于字典,内涵是一种抽象的但绝对存在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内涵不一定是广义的,也可以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它的形式有很多,但从广泛来讲是一种可给人内在美感的概念。人的感知能力有差异,且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务深处的东西,故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为什么说更了解设计内涵的人更懂设计,这是因为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美感或者功能的实现。它还包括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目的。原创 2024-12-23 17:19:43 · 704 阅读 · 1 评论 -
《工程师设计思维——理性模型》
理性模型在特定的情形下会体现出更多的长处,在项目早期就给出目标的明确陈述,相关的必要条件以及约束说明,这有助于避免团队陷于举棋不定的局面,也促使团队形成关于项目宗旨的统一认识。在开始编码或正式的制图上工作开始前做好整体的设计过程规划,就能够规避大量麻烦(也是为了避免各种扯皮),也避免让许多努力都付诸东流(其实就是做无用功,做了很多,但是没用,类似要洗衣服,没有脏衣服,你放再多水又有何用?)。将设计过程打造成对于设计空间的系统化搜索,可以扩展设计师个人的眼界,并远远超过其先前的个人经验。原创 2024-12-18 11:05:38 · 574 阅读 · 0 评论 -
《探索设计领域的三种境界》
例行设计、改造设计和实在设计各有侧重,共同构造设计领域的完整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应根据项目需求和阶段,灵活运用这三种设计方法,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最佳效果。从长远看,一个企业应注重培养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推动设计领域的持续发展。软件设计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如今的市场里面,软件设计师(软件给的各个设计领域)也是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创 2024-12-16 09:03:34 · 682 阅读 · 0 评论 -
《创新与简约并存,打造非凡体验 —— 设计理念》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设计不仅仅是美学的外在表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达。深知,每个设计细节都承载着用户的期待与信任。原创 2024-12-12 14:51:58 · 85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