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演变(ORM,MVC,RPC,SOA)

本文介绍了不同阶段的网站架构及关键技术。单一应用架构适用于流量小的网站,关键是数据访问框架(ORM);垂直应用架构在访问量增大时将应用拆分,Web框架(MVC)可加速前端开发;分布式服务架构抽取核心业务成独立服务,分布式服务框架(RPC)提高业务复用;流动计算架构(SOA)可提高机器利用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框架的演变**

1.单一应用架构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一个应用,将所有功能都部署在一起,以减少部署节点和成本。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 数据访问框架(ORM) 是关键。
ORM: 是随着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发展而产生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是当今企业级应用开发环境中的主流开发方法,关系数据库是企业级应用环境中永久存放数据的主流数据存储系统。对象和关系数据是业务实体的两种表现形式,业务实体在内存中表现为对象,在数据库中表现为关系数据。内存中的对象之间存在关联和继承关系,而在数据库中,关系数据无法直接表达多对多关联和继承关系。因此,对象-关系映射(ORM)系统一般以中间件的形式存在,主要实现程序对象到关系数据库数据的映射。
例如:提起NHibernate,相信大家都不陌生,NHibernate来源于非常优秀的基于Java的Hibernate关系型持久化工具,它从数据库底层来持久化.Net对象到关系型数据库,NHibernate为我们完成这一切,而不用自己写SQL语句去操作数据库对象,所写的代码仅仅和对象关联,NHibernat自动产生SQL语句,并确保对象提交到正确的表和字段中去.大量减少开发时人工使用SQL和ADO.NET处理数据的时间. NHibernate可以帮助消除或者包装那些针对特定数据库的SQL代码,并且把结果集从表格的表示形式转换到一系列的对象去。NHibernate采用XML文件配置的方式,每一个实体类都会对应一个映射文件

垂直应用架构
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机器带来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将应用拆成互不相干的几个应用,以提升效率。此时,用于加速前端页面开发的 Web框架(MVC) 是关键。
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是一种架构设计模式,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图形化用户界面(GUI)应用程序。MVC由Model(模型)、View(视图)及Controller(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详解**:(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39263663/article/details/80965414)**

分布式服务架构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之间交互不可避免,将核心业务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服务,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使前端应用能更快速的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此时,用于提高业务复用及整合的 分布式服务框架(RPC) 是关键。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
远程过程调用:
简介:两台服务器A,B,分别部署不同的应用a,b。当A服务器想要调用B服务器上的应用b提供的函数或方法时,由于不在一个内存空间,不能直接调用,需要通过网络来表达调用的语义传达调用的数据。RPC跨越了传输层和应用层,使得开发包括网络分布式多程序在内的应用程序更加容易。

RPC采用 客户机/服务器
RPC要解决的问题

通讯问题 : 主要是通过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TCP连接,远程过程调用的所有交换的数据都在这个连接里传输。连接可以是按需连接,调用结束后就断掉,也可以是长连接,多个远程过程调用共享同一个连接。
寻址问题 : A服务器上的应用怎么告诉底层的RPC框架,如何连接到B服务器(如主机或IP地址)以及特定的端口,方法的名称名称是什么,这样才能完成调用。比如基于Web服务协议栈的RPC,就要提供一个endpoint URI,或者是从UDDI服务上查找。如果是RMI调用的话,还需要一个RMI Registry来注册服务的地址。
序列化 与 反序列化 : 当A服务器上的应用发起远程过程调用时,方法的参数需要通过底层的网络协议如TCP传递到B服务器,由于网络协议是基于二进制的,内存中的参数的值要序列化成二进制的形式,也就是序列化(Serialize)或编组(marshal),通过寻址和传输将序列化的二进制发送给B服务器。
同理,B服务器接收参数要将参数反序列化。B服务器应用调用自己的方法处理后返回的结果也要序列化给A服务器,A服务器接收也要经过反序列化的过程。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3b34c604453

流动计算架构(SOA)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进行拆分,并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当服务越来越多,容量的评估,小服务资源的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此时需增加一个调度中心基于访问压力实时管理集群容量,提高集群利用率。 此时,用于提高机器利用率的 资源调度和治理中心(SOA) 是关键。
1 透明化的远程方法调用
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方法;只需简单配置,没有任何API侵入。

2 软负载均衡及容错机制
可在内网替代nginx lvs等硬件负载均衡器。

3服务注册中心自动注册 & 配置管理
-不需要写死服务提供者地址,注册中心基于接口名自动查询提供者ip。
使用类似zookeeper等分布式协调服务作为服务注册中心,可以将绝大部分项目配置移入zookeeper集群。

4服务接口监控与治理
-Dubbo-admin与Dubbo-monitor提供了完善的服务接口管理与监控功能,
针对不同应用的不同接口,可以进行 多版本,多协议,多注册中心管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