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下使用 Nginx 搭建 HTTP文件服务器 实现文件下载功能

下载 (通过连接或官网):

nginx

启动

windows 下 Nginx 基础命令:

首先要使用 CMD 跳转到 NGINX 安装目录下

启动 Nginx:

1

start nginx

停止 Nginx:

1

nginx -s stop / nginx -s quit

热重启 Nginx:

1

nginx -s reload

强制停止 Nginx:

1

pkill -9 nginx

修改配置

打开 nginx.conf

找到第一个 server { }

添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erver {

        listen       8099;                  # 访问端口号

        server_name  (你的主机IP) localhost;# 你的服务器名称(访问名称)

        root          F:\Nginx_text;        # 你需要在 NGINX 服务器上放置的文件目录

        #autoindex for nginx

    location ~ ^(.*)/$ {

                allow all;     

                autoindex       on;         #开启目录浏览

                autoindex_localtime on;     #以服务器的文件时间作为显示的时间

                autoindex_exact_size off;   #切换为 off 后,以可读的方式显示文件大小,单位为 KB、MB 或者 GB

                charset utf-8,gbk;          #展示中文文件名

        #这一段是为了美化界面,需要先下载插件然后添加以下这行配置,不嫌丑的话直接注释即可

        #add_after_body /.autoindex/footer.html;

            }

    #location ~ ^/.(mp4|doc|pdf)$ {  #默认遇到.mp4以及.pdf格式会在浏览器中打开,可设置为点击直接下载。

    #添加这一段,点击任何文件都是下载。

            location ~ ^/(.*)$ {

                add_header 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 filename=$1";  

            }

server{ } 其实是包含在 http{ } 内部的。每一个 server{ } 是一个虚拟主机(站点)。

上面代码块的意思是:当一个请求叫做 localhost:8099 请求nginx服务器时,该请求就会被匹配进该代码块的 server{ } 中执行。

当然 nginx 的配置非常多,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文档进行配置。

英文文档:nginx.org/en/docs/

中文文档:www.nginx.cn/doc/

配置完成之后热重启一下就可以使用 你的主机IP + : + 端口号访问 NGINX 服务器了

一些经典的操作

  • 快速部署静态应用

参考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server {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 root   html; # Nginx默认路径

            root /usr/local/var/www/my-project; # 设置为个人项目的根目录路径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

  • 请求过滤

设置访问白名单

当你的项目没有灰度环境,又想在功能上线后先让测试同事试用一下的时候,就需要设置访问的白名单了。

如果你的项目用上了 nginx 做代理,你就会发现这就是小菜一碟。

参考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server {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 IP访问限制(只允许IP是 10.81.1.11 的机器才能访问)

            allow 10.81.1.11;

            deny all;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

  • 配置图片防盗链

参考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erver {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root   /usr/local/var/www/my-project; # 设置为个人项目的根目录路径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 图片防盗链

        location ~* \.(gif|jpg|jpeg|png|bmp|swf)$ {

            valid_referers none blocked 192.168.0.103; # 只允许本机IP外链引用

            if ($invalid_referer){

                return 403;

            }

        }

}

上面代码块设置了只允许本机IP外链引用图片资源,其他域名下的请求都会被403禁止访问。

  • 解决跨域

参考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erver {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 跨域代理设置

            proxy_pass http://www.proxy.com; # 要实现跨域的域名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DNT,X-Mx-ReqToken,Keep-Alive,User-Agent,X-Requested-With,If-Modified-Since,Cache-Control,Content-Type,Authorization';

        }

}

思路就是在反向代理请求过程中,增加可以跨域访问的请求头。

Nginx有哪些应用?

动静分离

如上图所示,动静分离其实就是 Nginx 服务器将接收到的请求分为动态请求静态请求

静态请求直接从 nginx 服务器所设定的根目录路径去取对应的资源,动态请求转发给真实的后台(前面所说的应用服务器,如图中的Tomcat)去处理。

这样做不仅能给应用服务器减轻压力,将后台 api 接口服务化,还能将前后端代码分开并行开发和部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server {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root   html; # Nginx默认值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 静态化配置,所有静态请求都转发给 nginx 处理,存放目录为 my-project

        location ~ .*\.(html|htm|gif|jpg|jpeg|bmp|png|ico|js|css)$ {

            root /usr/local/var/www/my-project; # 静态请求所代理到的根目录

        }

         

        # 动态请求匹配到path为'node'的就转发到8002端口处理

        location /node/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02; # 充当服务代理

        }

访问静态资源 nginx 服务器会返回 my-project 里面的文件,如获取 index.html:

访问动态请求 nginx 服务器会将它从8002端口请求到的内容,原封不动的返回回去:

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是什么?

反向代理其实就类似你去找代购帮你买东西(浏览器或其他终端向nginx请求),你不用管他去哪里买,只要他帮你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就行(浏览器或其他终端最终拿到了他想要的内容,但是具体从哪儿拿到的这个过程它并不知道)。

反向代理的作用

  • 保障应用服务器的安全(增加一层代理,可以屏蔽危险攻击,更方便的控制权限)

  • 实现负载均衡(稍等~下面会讲)

  • 实现跨域(号称是最简单的跨域方式)

配置反向代理

配置一个简单的反向代理是很容易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server {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root   html; # Nginx默认值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00; # 反向代理配置,请求会被转发到8000端口

}

反向代理的表现很简单。那上面的代码块来说,其实就是向nginx请求localhost:8080跟请求http://localhost:8000是一样的效果。(跟代购的原理一样)

这是一个反向代理最简单的模型,只是为了说明反向代理的配置。但是现实中反向代理多数是用在负载均衡中。

nginx 就是充当图中的 proxy。左边的3个 client 在请求时向 nginx 获取内容,是感受不到3台 server 存在的。

此时,proxy就充当了3个 server 的反向代理。

反向代理应用十分广泛,CDN 服务就是反向代理经典的应用场景之一。除此之外,反向代理也是实现负载均衡的基础,很多大公司的架构都应用到了反向代理。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是什么?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和用户的不断增多,一台服务已经满足不了系统要求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服务器集群。

在服务器集群中,Nginx 可以将接收到的客户端请求“均匀地”(严格讲并不一定均匀,可以通过设置权重)分配到这个集群中所有的服务器上。这个就叫做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的示意图如下:

负载均衡的作用

  • 分摊服务器集群压力

  • 保证客户端访问的稳定性

前面也提到了,负载均衡可以解决分摊服务器集群压力的问题。除此之外,Nginx还带有健康检查(服务器心跳检查)功能,会定期轮询向集群里的所有服务器发送健康检查请求,来检查集群中是否有服务器处于异常状态。

一旦发现某台服务器异常,那么在这以后代理进来的客户端请求都不会被发送到该服务器上(直健康检查发现该服务器已恢复正常),从而保证客户端访问的稳定性。

配置负载均衡

配置一个简单的负载均衡并不复杂,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负载均衡:设置domain

upstream domain {

    server localhost:8000;

    server localhost:8001;

}

server { 

        listen       80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 root   html; # Nginx默认值

            #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proxy_pass http://domain; # 负载均衡配置,请求会被平均分配到8000和8001端口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server_port;

        }

}

8000和8001是我本地用 Node.js 起的两个服务,负载均衡成功后可以看到访问localhost:8080有时会访问到8000端口的页面,有时会访问到8001端口的页面。

能看到这个效果,就说明你配置的负载均衡策略生效了。

实际项目中的负载均衡远比这个案例要更加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根据这个理想模型衍生出来的。

受集群单台服务器内存等资源的限制,负载均衡集群的服务器也不能无限增多。但因其良好的容错机制,负载均衡成为了实现高可用架构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跟反向道理正好相反。拿上文中的那个代购例子来讲,多个人找代购购买同一个商品,代购找到买这个的店后一次性给买了。这个过程中,该店主是不知道代购是帮别代买买东西的。那么代购对于多个想买商品的顾客来讲,他就充当了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的示意图如下:

nginx 就是充当图中的 proxy。左边的3个 client 在请求时向 nginx 获取内容,server 是感受不到3台 client 存在的。

此时,proxy 就充当了3个 client 的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意思是一个位于客户端和原始服务器(origin server)之间的服务器,为了从原始服务器取得内容,客户端向代理发送一个请求并指定目标(原始服务器),然后代理向原始服务器转交请求并将获得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才能使用正向代理。当你需要把你的服务器作为代理服务器的时候,可以用Nginx来实现正向代理。

KX上网vpn(俗称F)其实就是一个正向代理工具。

该 vpn 会将想访问墙外服务器 server 的网页请求,代理到一个可以访问该网站的代理服务器 proxy 上。这个 proxy 把墙外服务器 server 上获取的网页内容,再转发给客户。

代理服务器 proxy 就是 Nginx 搭建的。

<think>好的,用户想知道如何在整个项目使用Cursor,特别是方法和示例。我需要先回顾之前提供的引用内容,确保回答准确。引用[1]提到,如果项目很大,Cursor索引整个项目可能耗时,用户需要查看Cursor的详细信息。引用[2]则给出了性能分析的步骤和示例,并鼓励用户咨询问题。 首先,我应该分步骤说明如何在项目使用Cursor。可能需要包括安装、项目索引、代码导航、自动补全、代码生成和性能分析等步骤。每个步骤需要具体操作方法和示例代码,比如如何用快捷键打开命令面板,如何生成代码片段。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的性能分析,可能需要单独一节,引用之前的步骤。同时,要提醒用户大项目索引可能耗时,建议分模块处理,这点来自引用[1]。最后,相关问题部分需要生成与Cursor使用相关的问题,比如优化索引速度、处理大项目的方法、与VS Code的区别,以及代码生成限制,这些问题可以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工具的使用。</think>### 在整个项目使用 Cursor 的方法与示例 #### 1. 项目初始化与索引 - **步骤**:打开项目根目录后,Cursor 会自动开始索引代码文件。可通过 `Ctrl+Shift+P` 打开命令面板,输入 `Index Project` 手动触发索引[^1]。 - **示例**: ```bash # 在终端中进入项目目录 cd /path/to/your/project # 启动 Cursor cursor . ``` #### 2. 跨文件代码导航 - **方法**:使用 `Ctrl+Click` 跳转到函数/类定义,`Alt+Left` 返回上一位置。 - **应用场景**:例如在 Python 项目中追踪 `DataProcessor` 类的继承关系: ```python class DataProcessor: def __init__(self): self.data = [] class CSVProcessor(DataProcessor): def load_file(self, path): # 按 Ctrl+Click 跳转到父类定义 super().__init__() ``` #### 3. 智能代码补全 - **特性**:根据项目上下文提供补全建议,支持 30+ 语言。 - **示例**(React 组件开发): ```javascript function Button({ onClick }) { return <button onClick={onClick}> {/* 输入 "props." 触发子属性补全 */} {props.children} </button>; } ``` #### 4. 项目级代码生成 - **命令**:`Ctrl+K` 打开生成面板,输入如"创建 REST API 控制器"。 - **输出示例**(生成 Python Flask 路由): ```python @app.route('/api/users', methods=['GET']) def get_users(): return jsonify([{'id': 1, 'name': 'Alice'}]) ``` #### 5. 性能分析集成 - **方法**:右键点击函数选择 `Profile Function`,结合引用[2]的性能分析流程: ```python # 需分析的函数 def process_data(data): return [x*2 for x in data if x%2==0] # 分析结果会显示列表推导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 #### 注意事项 - 大型项目建议分模块索引(如前端/后端目录分开) - 索引进度可通过状态栏的 `Indexing: 75%` 实时查看 - 配置文件 `.cursorignore` 可排除非代码文件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