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式阅读
认真的阅读,叫阅,如阅尽经典犹不足。
出声的阅读,叫读,如读书破万卷。
大声的阅读,叫诵,如言之咏之,歌之诵之。
粗略的阅读,叫览,如日览千卷。
小猫学编..
打破地域的限制,希望让更多同学们接触少儿编程,不忘初心,冲冲冲......
展开
-
【端午节,要放粽】
六月注定有很多遇见和不凡,在儿童节之后的第二个节日【端午节】,不经让我想到李隆基诗人的一句诗“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原创 2021-06-13 16:42:52 · 197 阅读 · 0 评论 -
孩子爱收集“小破烂”?谁还没点收藏的癖好呢
看着孩子一把抢走自己正准备扔的“垃圾”,家长内心冒出无数问号:这些没用的破玩意儿,孩子为什么当宝贝似的收起来?家里都快成垃圾场了!翻译 2021-05-19 15:44:25 · 641 阅读 · 0 评论 -
五一劳动节丨致敬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
今天,2021年5月1日,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节!在这劳动者的节日里,向天下所有劳动者——致敬!翻译 2021-05-01 11:10:41 · 240 阅读 · 0 评论 -
一幅漫画秒懂初中物理所有知识,通俗易懂!
原创 2021-03-29 09:52:10 · 756 阅读 · 0 评论 -
家长必看:少儿编程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生力量
最近总有家长迷茫或焦虑,不知道该让孩子学些什么才能使其立于不败之地。有的留言甚至说,“你们天天发少儿编程怕不是在贩卖焦虑吧。”随着STEAM教育日渐火爆,“少儿编程”一词进入了大众视野,但大部分家长对其也只是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各类平台,对“学习少儿编程是否有必要”,“是不是智商税”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确实有家长在不太了解“少儿编程”具体情况的时候,就已经“付出良多”,并宣称自己这是交了“智商税”。但实际上,少儿编程的火热并非商家在刻意贩卖焦虑,身处数字时代,编程是解锁世界的工具,是当今的通用的语言。原创 2021-03-23 20:46:21 · 212 阅读 · 0 评论 -
开学季,别忙着给孩子训练专注力!先搞清楚孩子的专注力类型
三月已经到来,全国各地的小学也要陆续迎来开学了。面对开学,妈妈们的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终于要回归学校的规律生活,不用在家“作”了;忧的是经历了一个放松的假期,孩子开学后能跟得上课堂节奏吗?一定有不少家长,已经开始帮孩子调整作息,收心迎接开学了吧?提前调整作息算不上难,难的是把孩子分散了的专注力“抓回来”。各种注意力训练工具,比如注意力绘本、舒尔特方格,都搬了出来,但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先别忙,在训练孩子专注力之前,你了解不同的专注力类型吗?当了解到孩子的注意力类型,我们才能更有的放矢。1、无意注意原创 2021-03-01 11:46:57 · 929 阅读 · 8 评论 -
小年来了,今天收到____的祝福了吗?
朝朝暮暮,沉淀过往迎来新光全糖去冰,有趣有盼 我可以很大侠㊗️大家小年快乐,阖家团圆,万事顺心!原创 2021-02-04 14:21:11 · 199 阅读 · 0 评论 -
你好,李焕英!贾玲痛哭,一句话戳痛2.3亿中国人
还有一周就是春节了,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尤其在历经了疫情的恐慌和不安之后,这次团圆显得格外珍贵。与此同时春节档也如约而至,其中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备受大家的关注。预售开启当天,票房就已经突破千万,并且有超过40多万人点击“想看”。《你好李焕英》里的故事,很多人应该并不陌生。当初19岁的贾玲在北京求学时,突然收到母亲从拖拉机上摔下不幸身亡的消息。那之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成了她解不开的心结。16年,她选择用小品的方式寄托哀思,其中她痛哭的一幕,令观众们揪心不已。都说对母亲的思念是天底下最朴原创 2021-02-04 13:20:57 · 2482 阅读 · 3 评论 -
孩子想养宠物,该不该同意?
“当今的年轻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猫的,一种是没猫的。”现在,“吸猫”文化越来越流行,有了一只猫,在外忙碌一天的辛苦仿佛都能在这软萌的小家伙面前烟消云散,对孩子来说,可爱又调皮的小猫咪无疑是个非常棒的玩伴。有猫的,享受着猫猫带来的快乐,没猫的,创造条件也要在网上“云吸猫”……问题来了:云吸猫没问题,可如果孩子软磨硬泡,非要在家里养猫呢?真正养一只宠物,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先别急着回复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办吧!“爸爸妈妈,我们家里能养一只猫吗?”不少家长都曾遇到过孩子的这个请求,甚至能想起当时孩子原创 2021-01-21 14:11:07 · 504 阅读 · 0 评论 -
2021,请把孩子的心填满
2021年已经过去10天,疫情的波动加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压力同样没有消失,认知和心态的变化,让我们不断适应着与以往的这些不同。在家隔离的逼仄、减少外出的压抑、在线课堂的无力、内卷流行的舆论,无不让人焦虑不已。最近,有几起案件的审理引人关注,北大才子、女教师,过往他们身上的光环很难让人相信他们犯下了滔天大罪。对教育的审视和对自家孩子成长的担忧,让我们揪着心,“空心病”三个字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原创 2021-01-10 11:36:59 · 236 阅读 · 4 评论 -
世界太复杂,我们怎么告诉孩子?
我们复盘一下: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一天将会经历什么?很简单的生活,不是吗?但事实上,孩子已经被各种智能设备的屏幕包围了。电话手表、iPad、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孩子从屏幕中看到的世界,远不止他每天所亲历的,也充满了真实生活中的冲突。毫无疑问,当今的世界早已不是我们小时候所认识的那个世界。每时每刻,地球上都在发生着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都有可能牵动我们的生活,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孩子越长越大,他们的三观也在不断被接触到的事物和信息塑造着。现在,是时候和他们聊一聊这个世界了。有些事不去思考,“长大了”也原创 2020-12-28 15:45:48 · 159 阅读 · 0 评论 -
现在流行的少儿编程是不是再收大家的智商税?来看看最中肯的回答
随着大家对少儿编程接受度的提高,越来越多家长为孩子选择了编程课程。看到支持声音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持反对的意见。其中一个就是:少儿编程,就是在贩卖家长的焦虑。对于这一看法,也不完全否。确实很多家长朋友帮孩子选择编程培训班时,无论是上网搜索了解,还是带孩子去参加体验课,都会听到一个作为家长肯定动心的理由:孩子学编程,对之后升学有非常大的帮助。很多家长都抱有类似的想法,带着各种实用主义的心态去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特长课,但是这种想法或许需要更新了。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事物,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真原创 2020-12-25 14:56:08 · 1536 阅读 · 0 评论 -
我们苦苦追寻的教育真知,漫画里早就说透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观念早已深入国人内心。随着内卷现象的恶性循环,做父母的恨不得从怀孕期就踏上了教育的进修之路:从胎教、早教到培养特长、遴选学校、安排各类竞赛、争取各种奖项……在孩子身上,我们花费了无数精力和财力,拼命地工作、挖空心思琢磨,只为了赢得一个孩子能受到“好教育”的主流生力军的名额,却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教育”本身。教育是门高深的学问,高深到从古至今的一代代教育家们从未停止过探索;教育又是简单的事情,简单到一张图、一句话,就能让人醍醐灌顶,甚至影响其一生。张乐平:生活就是教育还记得三毛原创 2020-12-24 15:24:35 · 224 阅读 · 0 评论 -
太酷了!我老了之后,也要这么“兴风作浪”!
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10天,“年龄”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在语文课本的那些古文配图里,我们发现四五十岁的女人已经是一个“老妪”的形象了。那时候,岁月会在人们身上留下清晰的痕迹,就仿佛树的年轮,看一眼就能知道度过了多少光阴。鲜少有“驻颜有术”的例子,就算有,也大部分藏在大富大贵的深宫,或者玄妙的传说里。而现在,年龄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即使站在对面的人,我们也很难估计出他的年纪,“老”这个字的内涵几乎被重新定义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们寿命的延长,外表越来越年轻,更是因为心态的变化。如果你对老年人的认识还都在钟原创 2020-12-21 13:26:24 · 153 阅读 · 2 评论 -
2020即将翻篇,该怎样和孩子探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
每年年底,牛津词典网站都会从英语世界的海量媒体报道和网络资讯中甄别筛选,选出能够代表每个年度的词汇。这些“年度词汇”,就是过去一年的归纳。坎坷的2020年即将过去,牛津词典网站却意外地宣布,今年不再评选“年度词汇”。这个年份,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无语之年”。虽然不再评选年度词汇,但牛津词典列出了一个词汇单,其中都是今年的高频词:的确,在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以往不曾想象过的事情。怎么向孩子解释这些事情?经历2020,我们将能得到什么?新的一年,我们又能否重回正常的生活?……新闻里除了“热闹”,还原创 2020-12-15 12:56:22 · 331 阅读 · 0 评论 -
愿我们的爱心少一点同情,多一点尊重
小时候,经常能看到马路边,有戴着红袖章的人疏导交通,他们的袖章上印着“志愿者”几个字。长大一些后,报刊上登载的“青年志愿者”的报道,也总是让我们心生敬佩。如今,微公益已经随处可见:手机支付可以做公益、运动可以做公益,就连刷刷视频,也能看到公益广告,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公益。曾经仰望着的遥远而陌生的志愿精神,已经一点点融进我们的生活。天性善良的孩子总是乐于帮助别人,越来越多的父母也带着孩子参与到学校、社区等组织的志愿活动里。传递善意当然是好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些善意并不都如我们所愿,甚至有些最终变了味儿。原创 2020-12-06 17:09:46 · 202 阅读 · 0 评论 -
2020年余额不足,你和孩子的新年计划还好吗?
最近忙忙叨叨,转眼就到12月了,2020年的余额已不足10%。每到年底,我都会想起一个段子,跨度5年: 我2021年的目标就是搞定2020年那些原定于2019年完成的安排,只为兑现我2018年时要完成2017年计划的诺言。哈哈,是不是订了目标,就是拿来打脸的?我们可以从反面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不订目标,打脸是不用打了,因为已经没脸了……就像关于学历,很多人讨论说:有个人很清醒,跳出来回答:文章阅读到这里,我想问:大人工作每年会订立新年目标和新年计划,你们给孩子制定新年目标或新年计划吗?如原创 2020-12-05 11:43:17 · 248 阅读 · 2 评论 -
苛责容易,宽容却很难,别让孩子成为键盘侠!
最近,在一档新开播的综艺节目中,一向口碑尚可的导演徐峥被爆“翻车”了。原因是作为大学同学的徐峥和演员宁静在节目中互相爆料,而徐峥的一句“宁静那时‘挺胖的’”惹翻了一众冲动的网友,评论区中怒气冲天的网友们纷纷向徐峥开炮,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这样的情形,早已经很普遍了。在网上,随便点开一个热门帖子,你一定会在评论区看到不少充斥着刻薄、片面和粗俗的偏见言论的评论,而这些发表评论的人自以为是在 “伸张正义”。每个公众人物都有可能面临这样的网络暴力,被攻击的人因此患上心理疾病的也不在少数。作为网络时原创 2020-11-15 11:42:16 · 298 阅读 · 0 评论 -
年底消费狂欢汹涌而来,为什么不和孩子聊聊怎样合理花钱?
从十月起,眼前耳畔就时常冒出五花八门的购物狂欢广告。对于网络原住民的这代孩子来说,“双十一”“双十二”等很自然地成为购物节的代称。从被购物广告侵扰到帮妈妈收取各种快递,这过程中,孩子们便或自觉、或被迫地形成了自己的消费主张。 前阵子,一则某借贷平台的广告引起争议。广告是这样的,照片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在餐厅为女儿庆生,蛋糕上的烛光闪烁,三人脸上洋溢着喜悦……幸福的氛围让人不觉向往,然则所配的文案是: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像模像样。还有一行小字“XX,用XX(该借贷平台原创 2020-11-12 13:55:04 · 553 阅读 · 2 评论 -
现在孩子的文具竟然这么高科技了?可一定要谨慎使用呀……
你还记得小时候,最想要的文具是什么吗?带香味儿的造型橡皮?双层文具盒,还是带密码锁的笔记本呢?这些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文具,在现在的孩子眼里可都是小儿科了。毕竟,他们现在的高科技文具和我们想象中的可不是一个段位的。网上有人分享了孩子写作业的一段视频,那些高科技文具发出的嗡嗡声不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装修队在施工呢! 除了这些带电机的“重型文具”,还有不少文具暗藏“黑科技”,有人觉得鸡原创 2020-11-01 17:06:10 · 212 阅读 · 0 评论 -
英国的善良教育比我们多了几层?
小陈老师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这篇与善良有关的文章,在这里想分享给更多的人。话不多说,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吧!我们希望世界是善良的。然而,相比升学和工作,善良有什么用吗?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跟大家说一个跟教育有关的新闻。英国王室第三顺位继承人乔治王子念书的学校叫做Thomas’s Battersea。它是一所受到本地中产阶级,尤其中上层父母青睐的精英学校。 据说家长主要是银行家、律师、医生、记者等在英国社会高收入的专业人士。而这所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是什么呢?你也许猜到是“优秀”、“全面发展”、翻译 2020-10-26 14:02:50 · 191 阅读 · 0 评论 -
在生命教育中,“死亡”不该是一种禁忌
十一月,秋意渐浓。在这个月里,我们将在落叶纷纷中迎来中西两个和死亡有关的节日:寒衣节与万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对于我们来说,这个节日或许不很熟悉,但在古代,它却非常重要。在北方的很多地区,人们在这一天纪念逝去的亲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而11月1日,是热闹的万圣节。在西方传说中,逝者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生前居住地,在活人身上再生。人们惧怕死人的魂灵夺取自己的生命,于是在这天熄掉炉火与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还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把它们吓原创 2020-10-25 13:56:54 · 946 阅读 · 0 评论 -
当AI搞起艺术来……
前两天,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提到05后、10后的小朋友们已经开始建议“发明可拆卸电池”了。他们竟然不知道,曾经智能手机还没出现的时候,“万能充”可是红极一时的宝贝。网友们都在感慨:没想到才过了短短一二十年,科技就出现了如此明显的认知断层!而这样的认知断层还会一直存在。比如“人工智能(AI)”这个词,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它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门时要“刷脸”、浏览新闻时系统为你自动推荐内容、手机上的语音助手会陪你聊天……不知不觉中,AI早已经从“概念”变成了现实。有人说,AI无法超越人类的原创 2020-10-24 12:07:07 · 2273 阅读 · 0 评论 -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的下一句话能有多出其不意!
做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收获什么?一个懂事的“小大人”?一个贴心的“小棉袄”?一个得力的“小帮手”?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学霸”?不止哦!这个小家伙,还能时不时冒出一些天马行空的古怪问题和你永远想不到的奇妙回答,有些让人捧腹大笑,有些却能让我们思绪难平。每个孩子似乎都具备“哲学家”“段子手”的潜质,好像他们天生就揣着一口袋稀奇古怪的想法。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超有趣的奇思妙想,你家的娃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金句”呢?你有没有保护好这份童真童趣呢?1、还记得那个满口金句的四岁“神童”吗?有位家长也原创 2020-10-19 20:26:29 · 403 阅读 · 2 评论 -
复旦附中校长大声疾呼:家长们停一停吧,否则孩子就毁了
一个优秀的孩子,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在读博士。你看,父母也荣耀了,感觉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就是副处级干部,不到50岁就是正处级干部了,见到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孩子有出息。然后,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了。父母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翻译 2020-10-04 18:26:59 · 231 阅读 · 0 评论 -
兴趣的能量有多大?看看这些开了挂的斜杠人生吧!
你的爱好是什么?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现在的孩子见识多,体验多,但你若问他这个问题,他还真不一定能给你肯定的回答。还记得前一阵子上热搜的那个爱做饭的小男孩吗?六年级的他热衷于做饭,但成绩却不好,让妈妈头疼不已。其实,现在的孩子太缺少足够的机会和时间、空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孩子反倒很少见。不少网友就评论了:多好啊,小小年纪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前途无量呀。所以,今天我们不妨看看:兴趣到底有多大的能量?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群牛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本职工.原创 2020-08-29 15:54:07 · 485 阅读 · 0 评论 -
教育部公布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名单,鼓励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简称“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最终入选的实验区有哪些?一起来看名单↓↓↓ 《通知》提出了三项工作要求一起来了解↓↓↓各实验区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的要求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扎实有效开展实验探索,切实把实验工作作为推动本地教育教学改革、翻译 2020-08-27 14:01:15 · 307 阅读 · 0 评论 -
宠女儿的爸爸圈好感无数,可你们让儿子怎么想?
现在提起“女儿奴”,自然想到的是爸爸,这似乎已经成了当今爸爸们的一股潮流。前一段时间,凭借《隐秘的角落》火出圈的秦昊,又因为一段“模仿秀”掀起了波澜:他的好友汪小菲,在女儿放学回家时,第一时间就是亲亲抱抱举高高,还不停地问她有没有想爸爸:而一旁比女儿还要小几岁的儿子想要寻求他的关注,汪小菲的第一反应却是疾言厉色地训斥儿子:“叫什么爸爸?给我好好说话!叫爸!”疼女儿当然可以理解,可这样明显地区别对待真的好吗? 女儿儿子“双标对待”,全球都一样?这位爸爸给儿女盖被子的动图流原创 2020-08-25 14:52:44 · 560 阅读 · 0 评论 -
假信息正在伤害孩子!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孩子如何辨别信息真伪?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可不是吗?我们父母那一辈,墙上粉刷的标语、手写的黑板报和告示栏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我们小时候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来自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而现在的孩子一天接收的信息量,或许就超过了祖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总和。这让我们一方面惊叹于孩子们的聪明,另一方面又害怕他们迷失在这场纷繁的信息轰炸中。 随着自媒体数量的激增、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信息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垃圾信息、假新闻层出不穷,让人难以分辨。连专业媒体都可能分辨不清信息的真假,何况我们普通人?所以作为家长,原创 2020-08-21 14:27:34 · 1016 阅读 · 0 评论 -
小心!新学期孩子埋下的这些“雷”,您避开了吗?
曾经有个说法让无数家长有了共鸣:“有一种快乐只有做父母的才懂,叫‘终于开学了’!”假期里脱缰的野马也即将重返校园收住了缰绳。可烦心事接踵而来。“孩子开学了,本以为可以松口气,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迟到!前天是忘带书了!昨天是假期作业不合格让老师把我找去了!今天孩子又说分座位不满意,让我去找老师说情……”有没有像说自己的感觉?细想想,您的孩子是不是一开学便麻烦事不断?小心!这些都是孩子给您埋好的“雷”!看聪明的家长怎样避开这些雷。 雷区1:上学总迟到“妈,我不吃饭了,原创 2020-08-17 12:49:45 · 216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我家孩子成绩平平竟然可以比高分小孩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一个孩子既使学习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会比考高分的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精神饥饿感”更易在中小学形成正如孩子学习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窗口,这种“精神饥饿感”在中小学阶段更容易形成,因为科学上一般认为人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阅读就像美食一样。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不断想吃,读了好的书,也会让你不断地去找好书读。”科学家认为,父母是否在小孩5岁以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影响着孩子今后阅读技巧的形成。同时,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的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以后的原创 2020-08-13 10:08:02 · 186 阅读 · 0 评论 -
功利的教育,正在让未来离你而去——致那些开着宝马鄙视自行车的人
自从有了微信群这个神奇的东西,家长和老师的联系骤然密切了起来,彼此的交流沟通更为方便,却也因此生出了许多事端。这不,前段时间,又有位家长在微信群里作出事了!在一个家长群里,一位妈妈颐指气使地指责骑单车上下班的老师,认为这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按照这位妈妈的逻辑,努力读书的结果就是要“成功”,而“成功”就意味着“有钱有车有房”……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都2020年了,这位家长还对读书有这么大的误解?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的确有很多人为了不饿肚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勤奋读书,并因此改变了命运;那么在物质丰富的现代原创 2020-08-10 15:08:44 · 441 阅读 · 0 评论 -
“不让孩子打游戏,我错了吗?”父母管控游戏时间是种智慧!
每年只要孩子放假在家,就又到了“爱玩游戏”的孩子和“苦口婆心”的父母斗智斗勇的时候。一方面,父母一听到网络游戏,会气不打一处来:“暑假作业做完了吗?每天就知道玩游戏!”“游戏有那么好玩吗?也不按时吃饭,不好好睡觉!”另一方面,孩子嫌父母唠叨,自己不被理解:“爸妈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每天唠唠叨叨,烦死了!”有没有感觉陷入到死循环?在玩游戏这件事上,我们好像总是很难成功地与孩子沟通。今天小红跟家长们分享在玩游戏这件事上,到底该怎么管控,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这些您知道吗?完全不让孩子玩电子游戏是不太可能的原创 2020-08-10 00:31:45 · 999 阅读 · 0 评论 -
这样写作文,孩子有思路,作文不套路!
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作文是不少学生的大难题,而到了现在,状况似乎并没有好转。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孩子出门旅游、上兴趣班、进博物馆、去夏令营,样样不落的丰富经历,可怎么一到写作文就脑袋空空无从下笔呢?仔细看看孩子的作文便会发现一个现象:那些90后、80后甚至70后小时候用过的老套情节和句子,现在这一代的孩子依然在用!就比如说写妈妈,很多孩子都是这么写的:“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一样的配方”,看到这种千篇一律的套路作文,我们不禁想问:是谁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摆脱套路的束缚,原创 2020-08-07 22:16:36 · 940 阅读 · 2 评论 -
孩子看世界的方式,决定他将成为怎样的人
近几年,假期送孩子去国外游学或者参加夏令营的父母越来越多。除了感受国外文化、锻炼孩子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希望孩子去体验和认识这个世界。这引发出了一个家庭教育中的逻辑悖论:平日为了不让孩子分心,父母总是不愿意让他们去接触网络,在隔绝游戏诱惑的同时,也让互联网这扇连接孩子和世界的窗口关闭了。那么如果孩子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对世界一无所知,靠一次短暂的游学,就能指望他们了解世界多少呢? 开阔视野,靠的不是几天的走马观花,我们需要为孩子打开一扇窗,让他了解这个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世界。看世界,也是深入内心的旅程为原创 2020-08-06 22:06:09 · 145 阅读 · 0 评论 -
别再焦虑起跑线,那些小小年纪的“牛娃”可能只是假象!
一个四岁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上幼儿园,学了简单的儿歌和数字,为和小朋友抢玩具号啕大哭,是吧?一个叫曦曦的四岁小男孩,能流利地说出一套套的人生大道理。他的问答视频火爆了网络,被视作“神童”,引来了大批家长垂涎的目光。不久后,有人发现这不过是一个孩子背熟了“话术”的套路。但家长们的焦虑感并没有减轻,因为网上断不了这样的信息:15岁女孩谈方琳参加世界顶尖科学论坛,是论坛上最年轻的科学家;14岁进中科大,18岁读麻省理工,22岁当选十大科学家的曹原;还有90后“最年轻教授”、最年轻博导……每当看到这些,总有.原创 2020-08-05 16:10:41 · 315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让孩子爱上自主学习
突然暴发的疫情,让全世界的孩子都尝到了在家上学的滋味。但这种体验,对于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都如同“噩梦”一般。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每天看着孩子上网课的状态实在生气,一不留神就开溜,要么打游戏要么看视频,他啥时候能自觉自主学习啊!打骂都没用,我都快崩溃了!”这样的感受,很多家长都不陌生。但对于那些能自主学习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那么,会自主学习的孩子究竟是怎么炼成的?下面一起来分享孩子自主学习背后的“秘诀”。非常理解家长朋友们的困惑,我们都很清楚,一个人做事能够自觉自主是多么难得,尤其是在学习上.原创 2020-08-03 14:40:45 · 592 阅读 ·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