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扑结构
拓扑说明,PC1、PC3连接到VLAN10接口下,PC2、PC4连接到VLAN20接口下,两台交换机用trunk链路连接,允许VLAN10 20 通过
以上述拓扑为例,说明PC1到PC3的通信过程
二、通信过程
PC1 ping PC3
PC1发起一个与运算,发现在同一个网段下,直接向目标主机发送ICMP,但因为在封装二层的时候,不知道目标的MAC地址(ARP缓存表空),发出ARP泛洪
ARP泛洪
源MAC地址1 目标MAC地址 全F(广播地址) ,ARP内容:源IP 1.1 目标IP 1.3 请求 1.3的MAC地址
交换机LSW1收到并处理
解封装数据包,学习源MAC地址到对应端口下,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所属VLAN,给数据包打上PVID 10
查看MAC地址,因为目标MAC地址是全F,所以,应该向所有接口转发
查看目标接口,是否和源接口的PVID相同,如果有trunk链路,那么该数据可以交由该接口处理
trunk接口首先查看数据包的PVID在接口中是否允许通过,如果是,给数据包的二层打上TAG标签,并在标签中说明,所属的VLAN ID
最后交换机将数据包从trunk接口发出
交换机LSW2收到并处理
解封装数据包,学习源MAC地址到对应的接口下
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报,里面的TAG字段,识别出VLAN ID,把TAG字段剥离,并且根据VLANID,给数据包打上PVID
查看目标MAC地址,因为目标MAC地址是全F,应该向所有接口转发
查看目标接口,是否和源接口的PVID相同,如果是则转发,不是则丢弃
PC3收到并处理
解封装,查看第二层,目标MAC地址全F,继续解封
查看你第三层,ARP内容,目标IP为1.3(自己),然后查看ARP内容,得知为请求自己的MAC地址准备回应,同时将1.1的MAC地址学习到自己的ARP缓存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