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操作系统开始
操作系统简介
我通过以下四点介绍什么是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 操作系统本质上是运行在计算机上的软件程序 ;
- 为用户提供一个与系统交互的操作界面 ;
- 操作系统分内核与外壳(我们可以把外壳理解成围绕着内核的应用程序,而内核就是能操作硬件的程序)。
操作系统简单分类
- Windows: 目前最流行的个人桌面操作系统 ,不做多的介绍,大家都清楚。
- Unix: 最早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按照操作系统的分类,属于分时操作系统。Unix 大多被用在服务器、工作站,现在也有用在个人计算机上。它在创建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或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Linux: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Linux存在着许多不同的Linux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 Linux内核 。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
Linux的分类
Linux根据原生程度,分为两种:
- 内核版本: Linux不是一个操作系统,严格来讲,Linux只是一个操作系统中的内核。内核是什么?内核建立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通讯的平台,内核提供系统服务,比如文件管理、虚拟内存、设备I/O等;
- 发行版本: 一些组织或公司在内核版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而重新发行的版本。Linux发行版本有很多种(ubuntu和CentOS用的都很多,初学建议选择CentOS)
Linux文件系统概览
Linux文件系统简介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所有被操作系统管理的资源,例如网络接口卡、磁盘驱动器、打印机、输入输出设备、普通文件或是目录都被看作是一个文件。
也就是说在LINUX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切都是文件。其实这是UNIX哲学的一个体现,而Linux是重写UNIX而来,所以这个概念也就传承了下来。在UNIX系统中,把一切资源都看作是文件,包括硬件设备。UNIX系统把每个硬件都看成是一个文件,通常称为设备文件,这样用户就可以用读写文件的方式实现对硬件的访问。
文件类型与目录结构
Linux支持5种文件类型 :
常见目录说明:
- /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cat、mkdir等),常用命令一般都在这里;
- /etc: 存放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 /home: 存放所有用户文件的根目录,是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 /usr : 用于存放系统应用程序;
- /opt: 额外安装的可选应用程序包所放置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tomcat等都安装到这里;
- /proc: 虚拟文件系统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 /root: 超级用户(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特权阶级^o^);
- /s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只有root才能访问。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级别的管理命令和程序。如ifconfig等;
- /dev: 用于存放设备文件;
- /mnt: 系统管理员安装临时文件系统的安装点,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 /boot: 存放用于系统引导时使用的各种文件;
- /lib : 存放着和系统运行相关的库文件 ;
- /tmp: 用于存放各种临时文件,是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 /var: 用于存放运行时需要改变数据的文件,也是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系统启动日志等。)等;
-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Linux基本命令
下面只是给出了一些比较常用的命令。推荐一个Linux命令快查网站,非常不错,大家如果遗忘某些命令或者对某些命令不理解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
Linux命令大全:http://man.linuxde.net/
目录切换命令
cd usr
: 切换到该目录下usr目录cd ..(或cd../)
: 切换到上一层目录cd /
: 切换到系统根目录cd ~
: 切换到用户主目录cd -
: 切换到上一个操作所在目录
目录的操作命令(增删改查)
-
mkdir 目录名称
: 增加目录 -
ls或者ll
(ll是ls -l的别名,ll命令可以看到该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的详细信息):查看目录信息 -
find 目录 参数
: 寻找目录(查) -
示例:
- 列出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find .
- 在
/home
目录下查找以.txt结尾的文件名:find /home -name "*.txt"
- 同上,但忽略大小写:
find /home -iname "*.txt"
- 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查找所有以.txt和.pdf结尾的文件:
find . -name "*.txt" -o -name "*.pdf"
- 列出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5. mv命令
6.cp
7. rm [-rf] 目录
: 删除目录(删)
文件的操作命令(增删改查)
1. touch {选项} {文件} 例子:touch devops.txt
2. cat/more/less/tail 文件名称
cat
: 查看显示文件内容more
: 可以显示百分比,回车可以向下一行, 空格可以向下一页,q可以退出查看less
: 可以使用键盘上的PgUp和PgDn向上 和向下翻页,q结束查看tail-10
: 查看文件的后10行,Ctrl+C结束
注意:命令 tail -f 文件 可以对某个文件进行动态监控,例如tomcat的日志文件, 会随着程序的运行,日志会变化,可以使用tail -f catalina-2016-11-11.log 监控 文 件的变化
3. vim 文件
: 修改文件的内容(改)
vim编辑器是Linux中的强大组件,是vi编辑器的加强版,vim编辑器的命令和快捷方式有很多,但此处不一一阐述,大家也无需研究的很透彻,使用vim编辑修改文件的方式基本会使用就可以了。
在实际开发中,使用vim编辑器主要作用就是修改配置文件,下面是一般步骤:
vim 文件------>进入文件----->命令模式------>按i进入编辑模式----->编辑文件 ------->按Esc进入底行模式----->输入:wq/q! (输入wq代表写入内容并退出,即保存;输入q!代表强制退出不保存。)
4. rm -rf 文件
: 删除文件(删)
同目录删除:熟记 rm -rf
文件 即可
压缩文件的操作命令
把常用的tar解压命令总结下,当作备忘:
tar
-c: 建立压缩档案
-x:解压
-t:查看内容
-r:向压缩归档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u:更新原压缩包中的文件
这五个是独立的命令,压缩解压都要用到其中一个,可以和别的命令连用但只能用其中一个。下面的参数是根据需要在压缩或解压档案时可选的。
-z:有gzip属性的
-j:有bz2属性的
-Z:有compress属性的
-v:显示所有过程
-O:将文件解开到标准输出
下面的参数-f是必须的
-f: 使用档案名字,切记,这个参数是最后一个参数,后面只能接档案名。
# tar -cf all.tar *.jpg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个名为all.tar的包。-c是表示产生新的包,-f指定包的文件名。
# tar -rf all.tar *.gif
这条命令是将所有.gif的文件增加到all.tar的包里面去。-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意思。
# tar -uf all.tar logo.gif
这条命令是更新原来tar包all.tar中logo.gif文件,-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
# tar -tf all.tar
这条命令是列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t是列出文件的意思
# tar -xf all.tar
这条命令是解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x是解开的意思
压缩
- tar –cvf jpg.tar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tar.jpg
- tar –czf jpg.tar.gz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gzip压缩,生成一个gzip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gz
- tar –cjf jpg.tar.bz2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bzip2压缩,生成一个bzip2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bz2
- tar –cZf jpg.tar.Z *.jpg 将目录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并且将其用compress压缩,生成一个umcompress压缩过的包,命名为jpg.tar.Z
- rar a jpg.rar *.jpg rar格式的压缩,需要先下载rar for linux
- zip jpg.zip *.jpg zip格式的压缩,需要先下载zip for linux
解压
- tar –xvf file.tar 解压 tar包
- tar -xzvf file.tar.gz 解压tar.gz
- tar -xjvf file.tar.bz2 解压 tar.bz2
- tar –xZvf file.tar.Z 解压tar.Z
- unrar e file.rar 解压rar
- unzip file.zip 解压zip
总结
- *.tar 用 tar –xvf 解压
- *.gz 用 gzip -d或者gunzip 解压
- *.tar.gz和*.tgz 用 tar –xzf 解压
- *.bz2 用 bzip2 -d或者用bunzip2 解压
- *.tar.bz2用tar –xjf 解压
- *.Z 用 uncompress 解压
- *.tar.Z 用tar –xZf 解压
- *.rar 用 unrar e解压
- *.zip 用 unzip 解压
Linux的权限命令
Linux的权限命令
操作系统中每个文件都拥有特定的权限、所属用户和所属组。权限是操作系统用来限制资源访问的机制,在Linux中权限一般分为读(readable)、写(writable)和执行(excutable),分为三组。分别对应文件的属主(owner),属组(group)和其他用户(other),通过这样的机制来限制哪些用户、哪些组可以对特定的文件进行什么样的操作。通过 ls -l
命令我们可以 查看某个目录下的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示例:在随意某个目录下ls -l
第一列的内容的信息解释如下:
分析一波:
匡1 : -rw-(表示这是文件且文件持有可以读 写 不能执行)r--(对于这个组而言可以读 不能写不能执行)r--(对于其他用户只能读)
匡2 : -rwx(表示这是目录且目录持有可以读 写 执行)r-x(对于这个组而言可以读 不能写 能执行)r-x(对于其他用户可以读 不能写 能执行)
下面将详细讲解文件的类型、Linux中权限以及文件有所有者、所在组、其它组具体是什么?
文件的类型:
- d: 代表目录
- -: 代表文件
- l: 代表软链接(可以认为是window中的快捷方式)
Linux中权限分为以下几种:
- r:代表权限是可读,r也可以用数字4表示
- w:代表权限是可写,w也可以用数字2表示
- x:代表权限是可执行,x也可以用数字1表示
文件和目录权限的区别:
对文件和目录而言,读写执行表示不同的意义。
对于文件:
权限名称 | 可执行操作 |
---|---|
r | 可以使用cat查看文件的内容 |
w | 可以修改文件的内容 |
x | 可以将其运行为二进制文件 |
对于目录:
权限名称 | 可执行操作 |
---|---|
r | 可以查看目录下列表 |
w | 可以创建和删除目录下文件 |
x | 可以使用cd进入目录 |
需要注意的是超级用户可以无视普通用户的权限,即使文件目录权限是000,依旧可以访问。 在linux中的每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组,不能独立于组外。在linux中每个文件有所有者、所在组、其它组的概念。
-
所有者
一般为文件的创建者,谁创建了该文件,就天然的成为该文件的所有者,用ls ‐ahl命令可以看到文件的所有者 也可以使用chown 用户名 文件名来修改文件的所有者 。
-
文件所在组
当某个用户创建了一个文件后,这个文件的所在组就是该用户所在的组 用ls ‐ahl命令可以看到文件的所有组 也可以使用chgrp 组名 文件名来修改文件所在的组。
-
其它组
除开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在组的用户外,系统的其它用户都是文件的其它组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修改文件/目录的权限。
修改文件/目录的权限的命令:chmod
示例:修改/test下的aaa.txt的权限为属主有全部权限,属主所在的组有读写权限, 其他用户只有读的权限
chmod u=rwx,g=rw,o=r aaa.txt
上述示例还可以使用数字表示:
chmod 764 aaa.txt
补充一个比较常用的东西:
假如我们装了一个zookeeper,我们每次开机到要求其自动启动该怎么办?
- 新建一个脚本zookeeper
- 为新建的脚本zookeeper添加可执行权限,命令是:
chmod +x zookeeper
- 把zookeeper这个脚本添加到开机启动项里面,命令是:
chkconfig --add zookeeper
- 如果想看看是否添加成功,命令是:
chkconfig --list
Linux 用户管理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
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Linux用户管理相关命令: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添加用户账号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删除用户帐号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修改帐号passwd 用户名
:更改或创建用户的密码passwd -S 用户名
:显示用户账号密码信息passwd -d 用户名
: 清除用户密码
useradd命令用于Linux中创建的新的系统用户。useradd可用来建立用户帐号。帐号建好之后,再用passwd设定帐号的密码.而可用userdel删除帐号。使用useradd指令所建立的帐号,实际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passwd命令用于设置用户的认证信息,包括用户密码、密码过期时间等。系统管理者则能用它管理系统用户的密码。只有管理者可以指定用户名称,一般用户只能变更自己的密码。
Linux系统用户组的管理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Linux系统用户组的管理相关命令: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groupdel 用户组
:要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组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 修改用户组的属性
其他常用命令
-
pwd
: 显示当前所在位置 -
grep 要搜索的字符串 要搜索的文件 --color
: 搜索命令,--color代表高亮显示 -
ps -ef
/ps -aux
: 这两个命令都是查看当前系统正在运行进程,两者的区别是展示格式不同。如果想要查看特定的进程可以使用这样的格式:ps aux|grep redis
(查看包括redis字符串的进程),也可使用pgrep redis -a
。注意:如果直接用ps((Process Status))命令,会显示所有进程的状态,通常结合grep命令查看某进程的状态。
-
kill -9 进程的pid
: 杀死进程(-9 表示强制终止。)先用ps查找进程,然后用kill杀掉
-
网络通信命令:
- 查看当前系统的网卡信息:ifconfig
- 查看与某台机器的连接情况:ping
- 查看当前系统的端口使用:netstat -an
-
net-tools 和 iproute2 :
net-tools
起源于BSD的TCP/IP工具箱,后来成为老版本Linux内核中配置网络功能的工具。但自2001年起,Linux社区已经对其停止维护。同时,一些Linux发行版比如Arch Linux和CentOS/RHEL 7则已经完全抛弃了net-tools,只支持iproute2
。linux ip命令类似于ifconfig,但功能更强大,旨在替代它。更多详情请阅读如何在Linux中使用IP命令和示例 -
shutdown
:shutdown -h now
: 指定现在立即关机;shutdown +5 "System will shutdown after 5 minutes"
:指定5分钟后关机,同时送出警告信息给登入用户。 -
reboot
:reboot
: 重开机。reboot -w
: 做个重开机的模拟(只有纪录并不会真的重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