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输入输出函数
input 函数
input
函数用于从标准输入(如键盘)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串。当 input
函数被调用时,程序会暂停执行,等待用户输入文本并按回车键。用户输入的文本会作为字符串返回给程序。input
函数还可以接收一个字符串作为参数,这个字符串会在等待输入时显示,作为提示信息(prompt)。
示例:
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 ")
print(f"你好, {
name}!")
上面的代码会显示提示信息“请输入你的名字: ”,等待用户输入他们的名字,并在用户按下回车键后打印欢迎信息。
eval 函数
eval
函数用于执行一个字符串表达式,并返回表达式的值。这个函数可以动态地运行代码,但也带来了安全风险,因为执行的代码可以是任何东西,包括有害代码。因此,除非绝对必要且来源可靠,否则不建议使用 eval
。
示例:
x = eval("5 + 7")
print(x)
这段代码会计算字符串 "5 + 7"
表达的表达式,并打印结果 12
。
print 函数
print
函数用于在屏幕上输出信息。它可以接受多个参数,并且可以通过关键字参数来定制分隔符(sep
)、结束符(end
)。
示例:
print("Hello,", "world!", sep=" ", end="\n")
print("这是", "第二行。", sep=" ", end="\n")
这段代码首先打印 “Hello, world!”,然后打印 “这是 第二行。”。默认情况下,print
使用空格作为分隔符和换行符作为结束符,但这里我们显式地指定了它们,虽然它们是默认值。
综合示例
# 用户输入
user_input = input("请输入一个算术表达式: ")
# 计算并打印结果
result = eval(user_input)
print("计算结果为:", result)
format格式化
-
<冒号:>
:这是分隔符,用来标示格式化表达式的开始。在冒号之前,可以有字段名或索引,它指示了要格式化的值;冒号后面是格式指定符,它告诉Python如何格式化值。 -
<填充>
:这是一个可选的部分,用来指定一个字符,该字符将用于填充格式化的字符串。如果省略,通常空格字符会被用作填充。 -
<对齐>
:有三种对齐方式:<
(左对齐)、>
(右对齐) 和^
(居中对齐)。根据这个字符,格式化的文本将在指定宽度内按照相应方式对齐。 -
<宽度>
:这是一个整数值,用来指定最小字段宽度。如果要格式化的文本比这个宽度短,将使用<填充>
指定的字符填充到这个宽度。 -
<,>
:这是一个可选的千位分隔符,用来为数字添加千位分隔,增加数字的可读性。 -
<精度>
:用于浮点数和字符串,指定小数点后的位数或者字符串的最大长度。对于浮点数,它是小数点后的数字数量;对于字符串,它是要包含的最大字符数。 -
<类型>
:指定了要格式化的值的类型。常见的类型包括b
(二进制)、c
(字符)、d
(十进制整数)、o
(八进制)、x
(十六进制小写)、X
(十六进制大写)、e
(科学计数法小写)、E
(科学计数法大写)、f
(固定点数小数)、%
(百分比格式)。
# 数字格式化:千位分隔符,保留两位小数,右对齐,总宽度为10
formatted_number = "{:>,.2f}".format(1234567.89)
# 字符串格式化:最大宽度为8,左对齐
formatted_string = "{:<8.8}".format("Hello World")
print(formatted_number) # 输出: '1,234,567.89'
print(formatted_string) # 输出: 'Hello Wo'
在数字格式化中,>
表示右对齐,,
是千位分隔符,.2f
是保留两位小数的固定点数格式。
在字符串格式化中,<
表示左对齐,8.8
表示最大字段宽度为8,最多使用8个字符。
字符串常用操作方法
-
str.lower()
- 描述:将字符串中的所有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
- 例子:
text = "Python Programming" lower_text = text.lower() print(lower_text) # 输出: python programming
-
str.upper()
- 描述:将字符串中的所有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
- 例子:
text = "Python Programming" upper_text = text.upper() print(upper_text) # 输出: PYTHON PROGRAMMING
-
str.split(sep=None)
- 描述:按照
sep
指定的分隔符拆分字符串,如果没有指定sep
,默认分隔符是空白字符(包括空格、换行'\n'
、制表符'\t'
等)。 - 例子:
text = "apple, banana, cherry" split_text = text.split(", ") print(split_text) # 输出: ['apple', 'banana', 'cherry']
- 描述:按照
-
str.count(sub)
- 描述:返回子串
sub
在字符串中出现的次数。 - 例子:
text = "hello world" count_l = text.count('l') print(count_l) # 输出: 3
- 描述:返回子串
-
str.replace(old, new)
- 描述:将字符串中的
old
子串替换为new
。 - 例子:
text = "hello world" replaced_text = text.replace("world", "Python")
- 描述:将字符串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