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探索超强大脑的秘密
请你伸出任意一只手,把手掌横放在眉毛以上的额头部分。我们知道这个部位叫“额”,所以对应的脑内区域叫作“前额叶脑”。既然有前额叶脑,那么就有后额叶脑,它在前额往上到头顶方向约一个手掌宽的位置。
- 额叶脑是大脑发育最高级的部位,几乎包含人类所有的心理功能,比如语言沟通、记忆功能、逻辑思考、精神人格、目标意志等精神和思维的心理活动。你可以简单理解为额叶脑具有思维意志运作功能。
- 由头顶再往后脑一个手掌宽的部分,在脑后的顶部区域。这个部位是属于头顶的,所以对应的大脑区域叫作“顶叶脑”,顶叶脑是响应人体和皮肤感觉的区域,
- 顶叶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它的左脑部分负责数理逻辑处理,右脑部分负责空间思维处理。
- 在顶叶脑往下,就是你睡觉枕着枕头的部位,对应的大脑区域叫作“枕叶脑”。这个部位主要是视觉高级中枢,就是视觉信息的处理区。如果枕叶损伤,会导致视觉障碍。
- 把手放在后脑勺,就是脖子上面的脑部,这个区域是“小脑”。小脑负责运动协调和身体平衡。患有小脑萎缩症的人,走起路来像喝醉酒一样,说话很粗笨,手脚不协调。
- 手指沿着太阳穴往后平移,到耳朵顶部,以这里为中心,周围约一手掌心大的区域,对应的脑内区域叫作“颞叶脑”,这个区域是听觉高级中枢,还是短时记忆的功能区域。颞叶脑中负责记忆的部位,形状似海马,故又被称为“海马体”。
第二节 海马体——大脑记忆系统的管理员
- 海马体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我们日常所有的记忆碎片,进行索引归类。
- 假如要记忆一篇文章,不断重复背诵达到一定的次数,
- 这种记忆方式的效果是最差的。
- 如果我们对这篇文章进行不同方式的复习,
- ,在不同场合进行应用和复述,
- 海马体会进行归类,建立多条索引路线。
- 利用海马体的记忆习性,进行有效记忆的步骤:第一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忆背诵,重复2~3次,形成海马体的第一次记忆。
- 第二步:对记忆的内容进行不同方式的复习,比如总结归纳重点内容,做相应的测试题,形成不同角度的记忆碎片,给海马体提供更多的记忆线索。第三步:强化复习记忆过的内容,尽量做到对答如流或脱口而出,形成条件反射。这样更有助于海马体转化到大脑皮层记忆时,形成更牢固清晰的长时记忆。
第二节 空间场所+记忆影像
- 1.建立空间场所;2.指定记忆影像;3.记忆影像与空间场所相联结。
- 把信息的影像存放在记忆的空间场所中,也能凭记忆把这些信息说
- 出来。
第三节 古典记忆术的记忆法则
- 古人把记忆分为自然记忆和技巧记忆(当代心理学也有类似的分类)。自然记忆是内在的记忆力,是一种天赋。
- 技巧记忆,是指能够通过后天训练获得提升的记忆力。
- 首先,记忆场所必须是有次序的,因为次序是有效牢固记忆的主要因素。
- 其次,记忆场所中的地点,不可以太相似,
- 第三,场所应该大小适中,不能太大,以免存放的影像不明显;不能太小,因为影像放进去会太挤。第四,记忆场所的光线也不能太明亮或者太昏暗,以免存放的影像太过炫目或者被阴影遮盖。第五,场所之间的距离应当适中,因为空间的距离会影响思维的感觉。
- 记忆的影像分为两种,一种是概念的影像,一种是字词的影像。概念的影像,是指不需要一字不漏记忆的概念内容,如果为这类内容指定一个影像,就是概念影像。
- 字词的影像,是指要一字一句记住的内容,需要为每个字或词创造一个影像。
第三章 关于记忆训练的困惑
- 逻辑记忆比图像记忆还要容易。图像记忆还需要提前训练过数字编码和串联记忆,不然就做不到这个记忆效果。而逻辑记忆只需要赋予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轻松记忆。
第二节 超级记忆术会让思维混乱吗
-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认知的六大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记忆在“初级认知”的第一个阶段,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一句话: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 如果你觉得扭曲后的图像记忆会导致你混淆信息的理解和思考,那么你在记忆之前先进行知识的理解学习,不就解决问题了嘛,别忘了我们人类是有元认知能力的。
第三节 过目不忘就能永久记住吗
- 就是旧知识还未达到长时记忆,新学习的知识接踵而来,会干扰原来信息的记忆,就容易发生遗忘。
第四节 一切知识都能用记忆法吗
- 首先是视觉,我们看得见的是文字、数字、字母、符号、颜色、画面、动作等。这类信息,不管抽象形象,只要能被理解,基本上都可以找到替代的图像
- 其次是听觉,我们听得见的是声音。有单音节、多音节、一句话等。许多有意义的音节都有相应的视觉符号来表示,所以是能用记忆法的。
- 最后是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把需要记忆的信息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就能转化成图像,就能用记忆法。
第四章 超级记忆法入门
- 记忆内容分类,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按保存的时间分类,有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可以理解为规律记忆、理解记忆。
- 由于理解知识内在规律的过程需要逻辑思维来完成,所以这种以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就称为逻辑式记忆。
- 文字虽然没有数字这么工整规律,但文章句子是有语法和结构的,同样可以从中找出规律,实现逻辑记忆。
- 脑的语言是“形象”,大脑对有形象的信息更容易记得快、记得牢。对于非形象的信息,不论是通过意义理解在脑中形成印象,还是通过技巧记忆的处理形成趣味形象,最终的目的都是把外界信息转化成形象信息,进行图像记忆。
第二节 逻辑—图像—机械记忆模式
- 按照组合使用的顺序命名为逻辑—图像—机械记忆模式。
- 我们来学习如何自己定制记忆。1.把自己需要带的物件进行归类,整理出自己的检查口诀,这属于逻辑整理;2.把这个口诀通过图像记忆的转化处理,变成有趣的形象画面;3.制订复习标准,进行机械记忆复习,形成牢固的记忆。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图像—机械记忆的流程。
第三节 万能记忆公式
- 学习记忆法最重要的是先把记忆流程掌握好,
- ,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份要记忆的信息,我们需要先进行信息解构(理解、分析、重构),然后转化成图像(把解构所得的关键信息转化成记忆的影像),再使用记忆术(运用具体的记忆技巧进行记忆存储),最后强化记忆结果(运用多元方式强化记忆内容)。
第四节 记忆之前先解构
- 如果文字内的逻辑结构不是我习惯的,那么我会读得很拗口,理解也要费心,记忆更是费力。
- 只有提升我们的理解力,才能进一步提高记忆力。
- 键字记忆法的一般处理方式是,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总结提取句子的关键词。
- 解构就是解析知识的结构,运用能够用上的逻辑去拆分信息,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最充分的理解,并且整理出相应的关键词。
第五节 通过音形义将信息转化成图像
- 完成解构之后,第二步是把整理出来的关键词转化成图像信息。转化的方法主要从文字信息的三个属性角度“音、形、义”进行处理。
音,对应的是谐音法。寻找与需要记忆的文字同音或相似音的形象词语,借用其图像来做记忆的影像,所得的图像并不需要与原文意思有关联。
- 谐音法一般有同音、变调、变声、变义几个法则。
- 义,对应的是意象法。通过文字的意义,在现实中寻找对应的画面,所得图像必须与原文意思有关。
第六节 串联记忆法
- 第三步是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记忆技巧。
- 三种记忆系统:串联记忆系统、定位记忆系统、编码记忆系统。
- 串联记忆法,又称为锁链记忆法、倒背如流记忆法等。
- 这个方法是把若干要记忆的信息,组成一个故事,或做一个连贯的逻辑关系,回忆时只要想起第一个信息,就能通过记忆的故事和逻辑,依次回忆出所有的信息。
- 1.一对一联结。不管有多少个词语要记忆,只需要做好每两个词语的图形联结。
- 2.一对多联结。如果前面是人物或能主动发出动作的物品,可以利用其动作,连续联结后面多个信息。
- 3.巧用属性迁移联结。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属性作用,在记忆联结中,我们将事物的属性应用到相似之物上,
第七节 定位记忆法
- 选取记忆点有几个要求:
- 1.优先选取有鲜明特点的物件,一般具体的物件都属于有鲜明特点的。
- 2.有多个相同的物件,最好只选一个。
- 3.两个记忆点间的距离,不宜过近或太远。
- 定位记忆,除了借助客观世界的建筑空间,还可以借助其他有逻辑结构的物体的空间形象,来建立大脑的记忆场所。
- 在选择使用这几种记忆系统时,以结果为导向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判断方式。
第八节 编码记忆法
- 编码记忆是指把常用的文字、数字、字母等信息,指定一个固定的图像。
- 读者可以参照我的编码表进行改编,建立自己的数字编码表。建立数字编码有几点要求:1.可选用象形、谐音等图像转化的技巧,也可以用个人方言或者数字的意义。
- 2.数字的编码必须是图像,不能是一个抽象概念。
- 3.一个数字可以有多个编码,
- 4.数字间的编码图像不能出现重复。
第九节 记忆离不开不断强化
- 编码与提取是学习的两种重要活动。此处的“编码”与编码系统的“编码”是不同的,编码系统的“编码”是指为常用的文字、数字、字母编一个特定的图像,而此处的“编码”是指将信息存入大脑的过程。提取,是指从大脑记忆中回忆信息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通常讲的学习是“编码”,而“提取”一般不认为是学习的组成部分。
- 尽管重复提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持记忆的方式,但我还是坚持一贯的态度,不能只有一条路,不能只用一种方式,要多元组合。
- 多元强化记忆流程:1.记忆之后,立即做一次完整的复习,检查最初记忆的遗漏。2.根据所记知识的用途模拟测试题目,做概念记忆测试(选择、填空类型),做理解应用测试(简答、论述、应用类型),做深度强化提取测试(倒背、抽背等类型)。3.仿真场景模拟。
第五章 超级记忆训练计划(一)
- 串联记忆的训练有两个量化的指标:图像和联结。
- 图像是指记忆的信息在脑海中产生形象画面。
- 这里提供三个评分档次,来帮助读者评估自己图像感的清晰度:1.假设真实看见和摸到物体的画面感,
- 联结是指图像之间的联结关系,最常用的是动作,
第二节 串联记忆训练方案
- 一流的执行力加上三流的方案,也可以创造出奇迹;而一流的方案加上三流的执行力,往往看不到成果。
- 所以在训练时,最好先定下目标,然后发挥超强的执行力去攻下目标。我们暂且称这种方式为“目标+冲刺”的训练模式,
第三节 多词串联训练
- 词串联训练训练目的:激发想象力,锻炼图像记忆联结能力。规则要求:看示范,做练习,每组词语的联结动作要有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