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前端热情
上一次写前端技术博客是2年前,也就是2022年年底,写了一篇《浅谈业务中台前端设计》,之后就再也没有写过公开的前端技术文章。
虽然我写前端技术文章的初衷是为了分享给更多的人看,让大家少才一些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种用爱发电的感觉,所以就停更了。
一晃2年过去了,消失的这2年我做了什么呢?
- 踏踏实实老老实实上班还贷款
- 转移重心到生活上:结婚,装修,旅行
大家好像对前端技术丧失了热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曾经的一些前端技术博客网站,文章很久都没有更新甚至网站都挂了,比如我收藏夹里的奇舞团(网站挂了),淘系技术博客(网站挂了),腾讯AlloyTeam(上一次更新还是在2021年4月16日),百度的FEX(上次更新是2020年)。或许是迁移到微信公众号或者掘金这些技术平台,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想维护了。
2021年以前有很多前端技术大会,比如阿里的D2,Vue的vue conf,蚂蚁的体验技术大会,CSS大会等等。各式各样的日新月异的前端技术层出不穷,仿佛是给前端开发者们不断的注入鸡血。但是回看今天,也就是2025年的1月份,好像前端技术大会的热度下降了非常多。
我最近参加的一次还是2023年8月份掘金在杭州爱力中心举办的一场《聊聊前端工程化和未来》,当时人不少,但是远远不及2017年12月第10届阿里D2的热度,我记得当时有好几个会场人满到没有座位,大家站在走廊里也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总之就是从2020年开始,仿佛快速发展的前端被按下了暂停键,可能是因为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不好,导致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前端开发人员骤降,从我个人以及身边的朋友和同学的信息共享来讲,这几年裁员裁的真的非常猛。
如何重新拾起前端热情
所以如何去重新拾起前端热情呢? 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说一下这几年我做了哪些事情去阶段性的拾起前端热情。
- 写npm包
- 尝试用rust写包
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写了哪些包,以及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musk-clone: 生成具有相同数据结构的模拟影子克隆,速度与Elon Musk一样
musk-clone这个包是我日常工作里重度使用的一个包,看一下下面这个场景
开发阶段的时候,服务端给了接口文档,你造了一个对象,然后想给列表里造11个或者100条相同字段的对象,而且希望某些字段,比如id,name这些数据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复制粘贴出来改一改,或者通过一些mock工具,配置一套规则去生成。
为什么我不喜欢这2种方式?
- 复制粘贴 11个改11遍,100个改100遍,太低效了。
- mock工具配规则 不仅要学习mock工具怎么使用,正则配起来也好麻烦
那么就干脆自己写一个工具吧,传一个对象进去,然后写个数字,比如传个100,直接返回100个数据结构和传入对象一模一样,只是数据内容发生了变化的100个数据。
比如"传入1个对象,快速生成包含了3个对象的数组":
重拾前端热情
上一次写前端技术博客是2年前,也就是2022年年底,写了一篇《浅谈业务中台前端设计》,之后就再也没有写过公开的前端技术文章。
虽然我写前端技术文章的初衷是为了分享给更多的人看,让大家少才一些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种用爱发电的感觉,所以就停更了。
一晃2年过去了,消失的这2年我做了什么呢?
- 踏踏实实老老实实上班还贷款
- 转移重心到生活上:结婚,装修,旅行
大家好像对前端技术丧失了热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曾经的一些前端技术博客网站,文章很久都没有更新甚至网站都挂了,比如我收藏夹里的奇舞团(网站挂了),淘系技术博客(网站挂了),腾讯AlloyTeam(上一次更新还是在2021年4月16日),百度的FEX(上次更新是2020年)。或许是迁移到微信公众号或者掘金这些技术平台,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想维护了。
2021年以前有很多前端技术大会,比如阿里的D2,Vue的vue conf,蚂蚁的体验技术大会,CSS大会等等。各式各样的日新月异的前端技术层出不穷,仿佛是给前端开发者们不断的注入鸡血。但是回看今天,也就是2025年的1月份,好像前端技术大会的热度下降了非常多。
我最近参加的一次还是2023年8月份掘金在杭州爱力中心举办的一场《聊聊前端工程化和未来》,当时人不少,但是远远不及2017年12月第10届阿里D2的热度,我记得当时有好几个会场人满到没有座位,大家站在走廊里也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总之就是从2020年开始,仿佛快速发展的前端被按下了暂停键,可能是因为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不好,导致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前端开发人员骤降,从我个人以及身边的朋友和同学的信息共享来讲,这几年裁员裁的真的非常猛。
如何重新拾起前端热情
所以如何去重新拾起前端热情呢? 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说一下这几年我做了哪些事情去阶段性的拾起前端热情。
- 写npm包
- 尝试用rust写包
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写了哪些包,以及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musk-clone: 生成具有相同数据结构的模拟影子克隆,速度与Elon Musk一样
musk-clone这个包是我日常工作里重度使用的一个包,看一下下面这个场景
开发阶段的时候,服务端给了接口文档,你造了一个对象,然后想给列表里造11个或者100条相同字段的对象,而且希望某些字段,比如id,name这些数据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复制粘贴出来改一改,或者通过一些mock工具,配置一套规则去生成。
为什么我不喜欢这2种方式?
- 复制粘贴 11个改11遍,100个改100遍,太低效了。
- mock工具配规则 不仅要学习mock工具怎么使用,正则配起来也好麻烦
那么就干脆自己写一个工具吧,传一个对象进去,然后写个数字,比如传个100,直接返回100个数据结构和传入对象一模一样,只是数据内容发生了变化的100个数据。
比如"传入1个对象,快速生成包含了3个对象的数组":
重拾前端热情
上一次写前端技术博客是2年前,也就是2022年年底,写了一篇《浅谈业务中台前端设计》,之后就再也没有写过公开的前端技术文章。
虽然我写前端技术文章的初衷是为了分享给更多的人看,让大家少才一些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种用爱发电的感觉,所以就停更了。
一晃2年过去了,消失的这2年我做了什么呢?
- 踏踏实实老老实实上班还贷款
- 转移重心到生活上:结婚,装修,旅行
大家好像对前端技术丧失了热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曾经的一些前端技术博客网站,文章很久都没有更新甚至网站都挂了,比如我收藏夹里的奇舞团(网站挂了),淘系技术博客(网站挂了),腾讯AlloyTeam(上一次更新还是在2021年4月16日),百度的FEX(上次更新是2020年)。或许是迁移到微信公众号或者掘金这些技术平台,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想维护了。
2021年以前有很多前端技术大会,比如阿里的D2,Vue的vue conf,蚂蚁的体验技术大会,CSS大会等等。各式各样的日新月异的前端技术层出不穷,仿佛是给前端开发者们不断的注入鸡血。但是回看今天,也就是2025年的1月份,好像前端技术大会的热度下降了非常多。
我最近参加的一次还是2023年8月份掘金在杭州爱力中心举办的一场《聊聊前端工程化和未来》,当时人不少,但是远远不及2017年12月第10届阿里D2的热度,我记得当时有好几个会场人满到没有座位,大家站在走廊里也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总之就是从2020年开始,仿佛快速发展的前端被按下了暂停键,可能是因为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不好,导致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前端开发人员骤降,从我个人以及身边的朋友和同学的信息共享来讲,这几年裁员裁的真的非常猛。
如何重新拾起前端热情
所以如何去重新拾起前端热情呢? 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说一下这几年我做了哪些事情去阶段性的拾起前端热情。
- 写npm包
- 尝试用rust写包
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写了哪些包,以及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musk-clone: 生成具有相同数据结构的模拟影子克隆,速度与Elon Musk一样
musk-clone这个包是我日常工作里重度使用的一个包,看一下下面这个场景
开发阶段的时候,服务端给了接口文档,你造了一个对象,然后想给列表里造11个或者100条相同字段的对象,而且希望某些字段,比如id,name这些数据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复制粘贴出来改一改,或者通过一些mock工具,配置一套规则去生成。
为什么我不喜欢这2种方式?
- 复制粘贴 11个改11遍,100个改100遍,太低效了。
- mock工具配规则 不仅要学习mock工具怎么使用,正则配起来也好麻烦
那么就干脆自己写一个工具吧,传一个对象进去,然后写个数字,比如传个100,直接返回100个数据结构和传入对象一模一样,只是数据内容发生了变化的100个数据。
比如"传入1个对象,快速生成包含了3个对象的数组":
重拾前端热情
上一次写前端技术博客是2年前,也就是2022年年底,写了一篇《浅谈业务中台前端设计》,之后就再也没有写过公开的前端技术文章。
虽然我写前端技术文章的初衷是为了分享给更多的人看,让大家少才一些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种用爱发电的感觉,所以就停更了。
一晃2年过去了,消失的这2年我做了什么呢?
- 踏踏实实老老实实上班还贷款
- 转移重心到生活上:结婚,装修,旅行
大家好像对前端技术丧失了热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曾经的一些前端技术博客网站,文章很久都没有更新甚至网站都挂了,比如我收藏夹里的奇舞团(网站挂了),淘系技术博客(网站挂了),腾讯AlloyTeam(上一次更新还是在2021年4月16日),百度的FEX(上次更新是2020年)。或许是迁移到微信公众号或者掘金这些技术平台,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想维护了。
2021年以前有很多前端技术大会,比如阿里的D2,Vue的vue conf,蚂蚁的体验技术大会,CSS大会等等。各式各样的日新月异的前端技术层出不穷,仿佛是给前端开发者们不断的注入鸡血。但是回看今天,也就是2025年的1月份,好像前端技术大会的热度下降了非常多。
我最近参加的一次还是2023年8月份掘金在杭州爱力中心举办的一场《聊聊前端工程化和未来》,当时人不少,但是远远不及2017年12月第10届阿里D2的热度,我记得当时有好几个会场人满到没有座位,大家站在走廊里也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总之就是从2020年开始,仿佛快速发展的前端被按下了暂停键,可能是因为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不好,导致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前端开发人员骤降,从我个人以及身边的朋友和同学的信息共享来讲,这几年裁员裁的真的非常猛。
如何重新拾起前端热情
所以如何去重新拾起前端热情呢? 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说一下这几年我做了哪些事情去阶段性的拾起前端热情。
- 写npm包
- 尝试用rust写包
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写了哪些包,以及它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musk-clone: 生成具有相同数据结构的模拟影子克隆,速度与Elon Musk一样
musk-clone这个包是我日常工作里重度使用的一个包,看一下下面这个场景
开发阶段的时候,服务端给了接口文档,你造了一个对象,然后想给列表里造11个或者100条相同字段的对象,而且希望某些字段,比如id,name这些数据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复制粘贴出来改一改,或者通过一些mock工具,配置一套规则去生成。
为什么我不喜欢这2种方式?
- 复制粘贴 11个改11遍,100个改100遍,太低效了。
- mock工具配规则 不仅要学习mock工具怎么使用,正则配起来也好麻烦
那么就干脆自己写一个工具吧,传一个对象进去,然后写个数字,比如传个100,直接返回100个数据结构和传入对象一模一样,只是数据内容发生了变化的100个数据。
比如"传入1个对象,快速生成包含了3个对象的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