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答出处: 鱼C论坛)
《零基础入门学习Python》
本节知识点:
(1)协议是什么?
答:协议(Protlcols)与其他编程语言中的接口很相似,它规定你在哪些地方必须定义哪些东西。然而,在Python中的协议就显得不那么正
式了。事实上,Python中的协议更像是一种指南,一种建议。
例如,我们之前谈到的鸭子类型(DuckTyping):当看到一只鸟走起来像鸭子、游泳起来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鸭子,那么这只鸟就可以被称为
鸭子。
Python就是这样,它并不会严格要求你要怎样去做,而是靠你自觉和经验去把事情做得更好。
(2)定制容器
在Python中,序列类型(例如:列表,元组,字符串)或者映射类型(例如:字典)都是属于容器类型,它们都是里面存放各式各样的对象。
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谈定制容器。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有关定义容器的协议。这里有两种区分:
如果说你希望定制的容器是不可变的话(例如元组、字符串),你只需要定义 __len__() 和 __getitem__() 方法。
如果说你希望定制的容器是可变的话,那么除了 需要定义 __len__() 和 __getitem__() 方法之外,你还需要定义 __setitem__() 和
__delitem__() 两个方法。
有关Python魔法方法的讲解如果忘了的,可以看一下->Python魔法方法详解。
(3)练习
编写一个不可改变的自定义列表,要求记录列表中每个元素被访问的次数。
参数是可变数量的 (*args),因为我们不知道用户要传入多少个数据,我们把用户输入的数据初始化为一个列表,self.values 就是一
个列表,我们通过列表推导式的形式把数据存放到 self.values 这个列表中。另外,还需要记录列表中每个元素被访问的次数,我们立刻
会想到字典,我们把每个元素在列表中的下标作为字典的键,然后值就是累计的访问次数。我们定义 self.count 这个字典,初始化可以使
用 fromkeys ,并把所有下标对应的Key所对应的值初始化为0。我们这是一个不可变的容器,所以需要定义 __len__() 和 __getitem__
() 方法, __len__() 就直接是返回 len(self.values) 的值,__getitem__() 中的 key 就是对应的下标,我们这里是获取key对
应的值所以需要返回self.values[key],另外,对应着访问了它一次,所以对应的 self.count[key] 加1。
class CountList:
def __init__(self, *args):
self.values = [x for x in args]
self.count = {}.fromkeys(range(len(self.values)), 0)
def __len__(self):
return len(self.values)
def __getitem__(self, key):
self.count[key] += 1
return self.values[key]
验证运行:
>>> c1 = CountList(1, 3, 5, 7, 9)
>>> c2 = CountList(2, 4, 6, 8, 10)
>>> c1.count
{0: 0, 1: 0, 2: 0, 3: 0, 4: 0}
>>> c2.count
{0: 0, 1: 0, 2: 0, 3: 0, 4: 0}
>>> c1[1]
3
>>> c1.count
{0: 0, 1: 1, 2: 0, 3: 0, 4: 0}
>>> c1[2] + c2[2]
11
>>> c1.count
{0: 0, 1: 1, 2: 1, 3: 0, 4: 0}
>>> c2.count
{0: 0, 1: 0, 2: 1, 3: 0, 4: 0}
测试题(笔试,不能上机!):
答:列表(List),元组(Tuple)和字符串(String)。
答:不能定义像 setitem() 和 delitem() 这些会修改容器中的数据的方法。
答:应该定义 reversed() 方法,提供对内置函数 reversed() 的支持。
答:在 Python 中,我们通过 len() 内置函数来查询容器的“容量”,所以容器应该定义 len() 方法。L
答:读 —— getitem(),写 —— setitem(),删除 —— delitem(),"u
在 Python 中,协议更像是一种指南。这有点像我们之前在课后作业中提到的“鸭子类型” —— 当看到一只鸟走起来像鸭子、游泳起来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鸭子,那么这只鸟就可以被称为鸭子。Python就是这样,并不会严格地要求你一定要怎样去做,而是让你靠着自觉和经验把事情做好!
动动手:
class Countlist(list) :
def __init__ (self,*args) :
super().__init__(args)
self.count = []
for i in args :
self.count.append(0)
def __len__ (self) :
return len(self.count)
def __getitem__ (self,key) :
self.count[key] += 1
return super().__getitem__(key)
def __setitem__(self,key,value) :
self.count[key] += 1
super().__setitem__(key,value)
def __delitem__(self,key) :
del self.count[key]
super().__delitem__(key)
def counter (self,key) :
return self.count[key]
def append (self,value) :
self.count.append(0)
super().append(value)
def pop (self,key = -1) :
del self.count[key]
return super().pop(key)
def remove (self,value) :
key = super().index(value)
del self.count[key]
super().remove(value)
def insert (self,key,value) :
self.count.insert(key,0)
super().insert(key,value)
def clear (self) :
self.count.clear()
super().clear()
def reverse (self) :
self.count.reverse()
super().re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