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康复工程系列(第0001篇)

本文简要介绍了肌电信号(EMG)在神经康复工程中的应用,包括辅助技术、康复技术、输入设备和无声语言识别。讨论了iEMG、pEMG和sEMG三类肌电信号的特点,强调了表面肌电信号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肌电信号作为非侵入式的人机交互接口,因其高信噪比和低延迟等特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康复设备、智能假肢和健康监护等领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肌电信号处理和控制技术简介?
– 》写在前面的话:
这部分内容不会太多,主要会从宏观上做一个简要介绍,因为最近要忙着“高交会”参展的事情,要全程负责两个项目的前、中、后期的安排,人员和设备,还有调试问题,现场讲解问题,所以时间上不一定安排的过来。准备了一段时间,自己大概会全程都在现场,跨度11.5-11.18。现场讲解在11.14-11.18,高交会全程,5号馆,欢迎感兴趣的前去交流。

  • 最近几年,可穿戴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一直比较火,回忆看看,也就是在最近几年,大概从13年开始吧,得益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很多基于健康、移动通信、医疗护理的产品出来了。比如说华为、苹果、小米的手表、手环等等。当前受欢迎的某些输入设备(如:触摸屏、键盘、便携式控制器)在某些情况下来说,并没有很有意义的直观控制实践能力。即使是便携式设备,有时候对于特定人群或者普通版人群来说也是不方便携带的。对于有严重身体疾病的来说,这些更不合适(如:脊髓相关疾病、受伤截肢者、帕金森病患者,面瘫患者等等)。

  •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呢?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曾经用在特定人群上的技术开始应用在普通人群,比如说,我们常常会使用病人的生理信号,来监测病人是否身体健康,安然无恙,现在有一种趋势,这种从特定人群上迁移出来的技术开始用在健康人的护理监控上面了,比如说小米手环,监控心跳,睡眠呼吸,血压。这些最先都是运用在病人身上;另外一方面,用在正常人身上的技术也开始用在特定人群了,这是一个相互交融的过程,相互借鉴,共同推动技术和应用的发展。

  • 我们在医学上常用的信号就是神经信号,进行延伸又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EEG(脑电)、ECG(心电)、EMG(肌电)。脑电信号由于极易受到外界干扰,在实验室应用比较广泛,而在市场上却很少大规模见到,记得有一年浙大有个上央视的节目,叫“意念控制”小白鼠的行为,其实这也可以做为一种对神经信号的理解。但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意念”控制,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