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器
选择器(selector),会告诉浏览器:网页上的哪些元素需要设置什么样的样式。比如:p这个选择器就表示选择页面中的所有的p元素,在选择器之后所设置的样式会应用到所有的p元素上。
元素选择器
元素选择器(标签选择器),可以根据标签的名字来从页面中选取指定的元素。
语法:
标签名 { }
比如p则会选中页面中的所有p标签,h1会选中页面中的所有h1标签。
类选择器
类选择器,可以根据元素的class属性值选取元素。
语法:
.className { }
比如.hello会选中页面所有class属性为hello的元素。
ID选择器
ID选择器,可以根据元素的id属性值选取元素。
语法:
#id { }
比如#box会选中页面中id属性值为box的元素,和class属性不同,id属性是不能重复的。
复合选择器
复合选择器,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选择器,这样可以选择同时满足多个选择器的元素。
语法:
– 选择器1选择器2{}
例如div.box1会选中页面中具有box1这个class的div元素。
群组选择器
群组选择器,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选择器,多个选择器将被同时应用指定的样式。
语法:
选择器1,选择器2,选择器3 { }
比如p,.hello,#box会同时选中页面中p元素,class为hello的元素,id为box的元素。
通用选择器
通用选择器,可以同时选中页面中的所有元素。
语法:
*{ }
HTML族谱
html :head,body
head:meta,title
body:h1,p
标签之间的关系
• 祖先元素
– 直接或间接包含后代元素的元素。
• 后代元素
– 直接或间接被祖先元素包含的元素。
• 父元素
– 直接包含子元素的元素。
• 子元素
– 直接被父元素包含的元素。
• 兄弟元素
– 拥有相同父元素的元素。
后代选择器
后代选择器可以根据标签的关系,为处在元素内部的代元素设置样式。
语法:
祖先元素 后代元素 后代元素 { }
比如p strong 会选中页面中所有的p元素内的strong元素。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常用选择器</title>
<style type="text/css">
/*为页面中的所有的p元素,设置一个字体颜色为红色
* 元素选择器
* 作用:通过元素选择器可以选择页面中的所有指定元素
* 语法:标签名{}
* */
/*
* 选中所需注释的部分 Ctrl+shift+/ 即可注释
* p{
color: navajowhite;
}
h1{
color: greenyellow;
}*/
/*
* id选择器
* -通过元素的id属性值选中唯一的一个元素
* -语法:
* #id属性值{}
*/
/*#p1{
font-size: 20px;
color:indigo;
}*/
/*
* 类选择器
* -通过元素的class属性值选中一组元素
* -语法:
* .class属性值{}
*/
/*.p2{
color:red;
}
.hello{
font-size:50px;
}*/
/*
* 为id为p1的元素,class为p2的元素,还有h1,同时设置一个背景颜色为黄色
*/
/*
* 选择器分组(并集选择器)
* -通过选择器分组可以同时选中多个选择器对应的元素
* -语法:选择器1,选择器2,选择器N{}
*/
/*#p1,.p2,h1{
background-color: indigo;
}*/
/*
* 通配选择器
* -它可以用来选中页面中的所有的元素
* -语法:*{}
*/
*{
font-size: 30px ;
}
/*
* 为拥有class p3 span 元素设置一个背景颜色为黄色
* 复合选择器(交集选择器)
* -作用:
* 可以选中同时满足多个选择器的元素
* -语法:
* 选择器1选择器2选择器N{}
*/
span.p3{
background-color:brown;
}
/*
* 对于id选择器来说,不建议使用复合选择器
* p#p1{
* background-color:red;
* }
*/
</style>
</head>
<body>
<h1>2019新型冠状病毒</h1>
<p id="p1">2019新型冠状病毒,</p>
<!--
作者:XXX@qq.com
时间:2020-02-12
描述:我们可以为元素设置class属性,
class属性和id属性类似,只不过class属性可以重复
拥有相同class属性值的元素,我们说它们是一组元素
可以同时为一个元素设置多个class属性值,多个值之间使用空格隔开
-->
<p class ="p2 hello">正式名称为COVID-19,</p>
<p class ="p2">是2019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起源于武汉。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p>
<p class ="p2"> 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该病毒已确认存在人传人现象[1],</p>
<p class="p3">病毒潜伏期最短有1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2],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3]</p>
<span class="p3">
span 标签
</span>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