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语言实现的流星雨模拟课程设计

本文介绍了使用C语言进行流星雨模拟的课程设计,包括设计要求、思路和实现方法。程序通过二维数组模拟地面和天空,产生随机的流星数据,如字符、颜色、位置和速度。流星下落过程中,如果撞到地面(#号)则消失,当最后一行地面的#号被全部消除时,程序结束。详细源码可在指定地址下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程序模拟一组流星飞向地面的情景。地面用多行#来表示,流星用大写字母不表示。程序产生一组流星(比如10个),从屏幕顶部下降飞向地面。一组流星中,每个流星的字符颜色是随机的,下降的位置是随机的,下降的速度也是随机的。一个流星下落只能去掉一个#号,当最后一行地面有#被去掉时,程序终止。

二、设计思路

程序在下降过程中,程序必须知道流星的字符、颜色、位置、速度,因此程序需要定义以下几个数组变量:存放流星字符的数组,存放流星字符颜色的数组,存放流星行位置的数组,存放流星列位置的数组,存放流星下降速度的数组

可定义二维数组screen表示地面和天空,此数组是一个24行81列的字符数组。上面的行表示天空,数组单元的值是空格;最下面的几行(如5行)表示地面,数组单元的值是’#’;整个屏幕的大小是80*25,即25行80列, 为了在输出最后一行时不换行滚屏,程序只能利用上面的24行空间。把数组定义成81列的目的是,每行的最后字符赋值成’\0’,就可以按照字符串的方式输出每行文本了

程序首先输出地面和天空,即输出定义的二维数组screen中的字符串,前19行是空行,后5行是#号。这样screen[24][81]的字符矩阵就与整个屏幕对应起来

然后随时机产生一组流星数据,包括字符、颜色、位置和速度。速度用一次下降多少行来表示,最大的速度是4。由于要随机产生这些数据,因此需要调用random函数。random函数的原型是 int random(int num); 这个函数产生一个0—num-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 流星字符可以这样产生:random(26)+’A’; 流星字符的颜色可以这样产生:random(16)+1;流星下降的位置可以这样产生:random(4)+1;流星的行位置一开始都是1; 流星的列位置可以这样产生:random(80)+1;但要保证所有流星的列位置不能相同(设计一个算法来判断)

调用random之前,用randomize()库函数进行初始化。 两个库函数都在stdlib.h文件中

每个流星按照自己的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