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基本概念

这篇博客详细介绍了网络路由的基本概念,包括路由、路由表、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直连路由、缺省路由和地址路由的区别。还提到了路由优先级和开销,并举例说明了静态路由的配置过程。同时,解释了等价路由和主从备份路由的工作原理,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了深入的理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路由(route): 从某一网络设备出发去往某个目的地的路由。

路由表: 是路由的集合,存放的是最好的,最优的路由

静态路由:  手工配置的路由

动态路由: 通过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RIP , OSPF

直连路由: 路由器自动感知到的路由,去往直接网段的路由,下一跳IP和出接口IP相同的路由。

缺省路由: 去往0.0.0.0/0 网段的路由。

地址路由:    去往目的网段的mask是32位的路由。

等价路由:路由表中两条或多条路由到达同一个网段。负载均衡

主从备份路由:主路由和从路由都是到达同一个网段的路由,主路由在路由表中,从路由不出现在路由表中。当主路由消失时,从路由会出现在路由表中。

路由优先级:  直连路由 0   、 OSPF 10   、静态路由60  、RIP 100 、 BGP 255。

路由开销:   到达网段付出的代价。

静态路由配置:

ip route-static   目的IP地址   mask     出接口    吓一跳IP地址

### 物联网路由协议基本概念概述 物联网(IoT)中的路由协议是指在网络层用于决定数据包如何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的一组规则和算法。这些协议对于确保设备之间高效、可靠的数据交换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 #### 协议分类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可以将物联网路由协议分为平面型、分级型以及混合型三种[^1]: - **平面型**:所有节点地位平等,在这种架构下,任何节点都可以发起或参与多跳转发过程; - **分级型**:通过簇头选举等方式形成层次化管理机制,减少洪泛带来的能量消耗; - **混合型**:结合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点而设计的一种更为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 #### 关键特性 为了适应低功耗广域网的特点,优秀的物联网路由协议通常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 **自组织能力**:能够自动发现邻居并建立连接关系; - **可扩展性**:支持大规模节点部署而不影响整体性能表现; - **安全性保障**:防止恶意攻击者干扰正常通信流程; - **能耗优化**:尽可能降低终端设备的工作强度以延长使用寿命。 ```python class IoT_Routing_Protocol: """定义一个简单的物联网路由协议类""" def __init__(self, type="Hybrid"): self.type = type def describe(self): description = { "Flat": "所有节点地位相同", "Hierarchical": "采用分层管理模式", "Hybrid": "融合了扁平与层级的优势" } return f"{self.type}: {description[self.typ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