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导出jmap、jstack日志,找到内存溢出的原因

某一天,我们的生产服务的进程突然挂掉了,心塞塞

现象是:CPU突然飙升到100%,但内存并没有异常 

上去翻日志原因是内存溢出(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GC overhead limit exceeded)导致的,后悔的是怕影响生产业务就直接重启了,当时没有及时导出jmap、jstack,所以具体因为啥原因导致的没有查出来 很悲催,然后赶快写了脚本,可以及时导出日志。

脚本的内容如下:

#!/bin/bash
echo -e "------------------------------------------------begin `date +%Y-%m-%d\ %H:%M:%S`---------------------------------------"
#source /home/cfs/.bash_profile   #如果需要重新加载环境变量 可以加上
date=`date +%Y%m%d%H%M`
applction_pid=`jps -l | grep "Bootstrap" | awk '{print $1}'` 
jstacklog_name="web_jstack.log"   #日志名称
jmaplog_name="web_jmap.log"
tar_name=web_jvmlog_$date.tar.gz

jstack $applction_pid > $jstacklog_name
jmap -dump:live,format=b,file=$jmaplog_name $applction_pid

tar -zcf /home/hermes/jvm/$tar_name $jstacklog_name $jmaplog_name
rm -f $jstacklog_name && rm -f $jmaplog_name

echo -e "------------------------------------------------end `date +%\Y-%m-%d\ %H:%M:%S`---------------------------------------"

#这里筛选的程序  可以根据jps -l  查看现在运行的进程jps -l

替换grep ....  后面的进程名称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

https://www.cnblogs.com/AmilyWilly/p/8670366.html

今天线上一个java进程cpu负载100%。按以下步骤查出原因。

    1.执行top -c命令,找到cpu最高的进程的id

    2.执行top -H -p pid,这个命令就能显示刚刚找到的进程的所有线程的资源消耗情况。找到CPU负载高的线程tid 8627, 把这个数字转换成16进制,21B3(10进制转16进制,用linux命令: printf %x 172)。

    3.执行jstack -l pid,拿到进程的线程dump文件。这个命令会打出这个进程的所有线程的运行堆栈。

    4.用记事本打开这个文件,搜索“21B3”,就是搜一下16进制显示的线程id。搜到后,下面的堆栈就是这个线程打出来的。排查问题从这里深入。

    今天最后排查出来的结果是“VM THREAD”把进程的资源耗尽。那只能说明是jvm在耗cpu。很容易想到是疯狂的GC,按关键字 “overhead” 搜一下系统日志, 发现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GC overhead limit exceeded”日志。问题明了了。jvm在疯狂的Full GC,而且有个大对象始终根节点路径可达,无法释放。dump了一下这个实例的内存,发现确实有大对象,占用了一个多G的堆内存。

 

jstack生成的Thread Dump日志.docx 系统线程状态 (Native Thread Status) 系统线程有如下状态: deadlock 死锁线程,一般指多个线程调用期间进入了相互资源占用,导致一直等待无法释放的情况。 runnable 一般指该线程正在执行状态中,该线程占用了资源,正在处理某个操作,如通过SQL语句查询数据库、对某个文件进行写入等。 blocked 线程正处于阻塞状态,指当前线程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长时间等待却一直未能获取到,被容器的线程管理器标识为阻塞状态,可以理解为等待资源超时的线程。 waiting on condition 线程正处于等待资源或等待某个条件的发生,具体的原因需要结合下面堆栈信息进行分析。 (1)如果堆栈信息明确是应用代码,则证明该线程正在等待资源,一般是大量读取某种资源且该资源采用了资源锁的情况下,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等待资源的读取,或者正在等待其他线程的执行等。 (2)如果发现有大量的线程都正处于这种状态,并且堆栈信息中得知正等待网络读写,这是因为网络阻塞导致线程无法执行,很有可能是一个网络瓶颈的征兆: 网络非常繁忙,几乎消耗了所有的带宽,仍然有大量数据等待网络读写; 网络可能是空闲的,但由于路由或防火墙等原因,导致包无法正常到达; 所以一定要结合系统的一些性能观察工具进行综合分析,比如netstat统计单位时间的发送包的数量,看是否很明显超过了所在网络带宽的限制;观察CPU的利用率,看系统态的CPU时间是否明显大于用户态的CPU时间。这些都指向由于网络带宽所限导致的网络瓶颈。 (3)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该线程在 sleep,等待 sleep 的时间到了,将被唤醒。 waiting for monitor entry 或 in Object.wait() Moniter 是Java中用以实现线程之间的互斥与协作的主要手段,它可以看成是对象或者class的锁,每个对象都有,也仅有一个 Monitor。 从上图可以看出,每个Monitor在某个时刻只能被一个线程拥有,该线程就是 "Active Thread",而其他线程都是 "Waiting Thread",分别在两个队列 "Entry Set"和"Waint Set"里面等待。其中在 "Entry Set" 中等待的线程状态是 waiting for monitor entry,在 "Wait Set" 中等待的线程状态是 in Object.wait()。 (1)"Entry Set"里面的线程。 我们称被 synchronized 保护起来的代码段为临界区,对应的代码如下: synchronized(obj){} 当一个线程申请进入临界区时,它就进入了 "Entry Set" 队列中,这时候有两种可能性: 该Monitor不被其他线程拥有,"Entry Set"里面也没有其他等待的线程。本线程即成为相应类或者对象的Monitor的Owner,执行临界区里面的代码;此时在Thread Dump中显示线程处于 "Runnable" 状态。 该Monitor被其他线程拥有,本线程在 "Entry Set" 队列中等待。此时在Thread Dump中显示线程处于 "waiting for monity entry" 状态。 临界区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其内部的代码执行的原子性和完整性,但因为临界区在任何时间只允许线程串行通过,这和我们使用多线程的初衷是相反的。如果在多线程程序中大量使用synchronized,或者不适当的使用它,会造成大量线程在临界区的入口等待,造成系统的性能大幅下降。如果在Thread Dump中发现这个情况,应该审视源码并对其进行改进。 (2)"Wait Set"里面的线程 当线程获得了Monitor,进入了临界区之后,如果发现线程继续运行的条件没有满足,它则调用对象(通常是被synchronized的对象)的wait()方法,放弃Monitor,进入 "Wait Set"队列。只有当别的线程在该对象上调用了 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Wait Set"队列中的线程才得到机会去竞争,但是只有一个线程获得对象的Monitor,恢复到运行态。"Wait Set"中的线程在Thread Dump中显示的状态为 in Object.wait()。通常来说, 通常来说,当CPU很忙的时候关注 Runnable 状态的线程,反之则关注 waiting for monitor entry 状态的线程。 JVM线程运行状态 (JVM Thread Statu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