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一般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Unix)、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微机操作系统(Linux、Windows、IOS等)以及嵌入式系统。
每种操作系统都有它独特的使用场景以及优点。
二、操作系统的特征
操作系统一般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以及不确定性
三、操作系统的作用
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作用,包括对处理机的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等。
1、处理机管理也称为进程管理。实质上是对处理机执行时间进行管理,采用多道程序等技术将CPU的时间真正合理的分配给每个任务。主要包括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进程调度。
2、文件管理又叫做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管理。
3、存储管理是对主储存器空间的管理。只要包括存储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地址映射(变换)和主存扩容。(也就是内存管理)
4、设备管理实质上就是对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其中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启动、完成以及回收
5、作业管理包括人物、人机交互和用户界面管理等。
四、处理机管理
1、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
顺序性:每一个操作必须在下一个操作开始之前就结束
封闭性:程序运行时独占全机资源,资源的状态(除初始状态之外)本程序才能改变,程序一旦执行,其结果不受外界影响
可再现性:程序执行环境和初始环境相同,重复执行时,结果相同
2、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
间断性:程序并发运行时,共享系统资源,为完成统一任务相互合作,会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导致并发程序具有“执行-暂停-执行”这种间断性的活动规律
失去封闭性:
不可再现性
3、进程的特征:
结构特征:程序段、相关数据段以及PCB三部分构成进程实体
动态性:
并发性:
独立性:
异步性:
4、进程的状态
创建、就绪、执行、阻塞、终止
5、进程间的通信(同步和互斥)
进程之间的通信是指各个进程间交换信息的过程
同步是合作进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互斥是申请临界资源进程间的间接制约问题。(临界资源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只能供同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临界资源管理的4个原则:有空则进、无空等待、有限等待:保证有限时间内进入临界资源,避免死等、让权等待:进程不能进入临界资源则让出处理机,避免忙等。)
6、信号量机制
信号量的数据结构是一个值和一个指针,指针指向等待该信号量的下一个进程。信号量的值与相应的资源使用情况有关。
利用PV操作来对信号量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