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量的本质是一个计数器,它本身不具有数据交换的功能,而是通过控制其他的通信资源(文件,外部设备)来实现进程间通信,它本身只是一种外部资源的标识。信号量在此过程中负责数据操作的互斥、同步等功能。它主要作为进程间以及同一进程不同线程之间的同步手段。
当请求一个使用信号量来表示的资源时,进程需要先读取信号量的值来判断资源是否可用。大于 0,资源可以请求;等于 0,无资源可用,进程会进入睡眠状态直至资源可用。当进程不再使用一个信号量控制的共享资源时,信号量的值 +1,对信号量的值进行的增减操作均为原子操作,这是由于信号量主要的作用是维护资源的互斥或多进程的同步访问。
信号量的作用:让一个临界区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在访问它,信号量是用来调协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的。
信号量的操作:信号量只能进行两种操作等待和发送信号,即 P(sv)和 V(sv),他们的行为是这样的:
P(sv):如果 sv 的值大于零,就给它减 1;如果它的值为零,就挂起该进程的执行。
V(sv):如果有其他进程因等待 sv 而被挂起,就让它恢复运行,如果没有进程因等待 sv 而挂起,就给它加1。
同消息队列的实现一样,信号量代码的实现也有很多函数。
(1)创建信号量
原型:int semget(key_t key, int nsems, int semflg);
参数:key_t key:和消息队列的 msgget 中 key_t key 相同,可用 ftok 获取。
key_t ftok(const char *pathname, int proj_id);
nsems:创建信号量集中信号量的个数。
semflg:和消息队列的 msgget 中 msgflg 的值相同。
(2)设置信号量属性
原型:int semctl(int semid, int semnum, int cmd, ...);
参数:semctl() 在 semid 标识的信号量集上,或者该集合的第 semnum 个信号量上执行 cmd 指定的控制命令。(信号量集合索引起始于零。)根据 cmd 不同,这个函数有三个或四个参数。
当有三个参数时,表示执行的是删除操作,此时 cmd 为 IPC_R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