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搞懂红黑树,所以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义就不再赘述,书上和网上一大堆资料,我学习的资料是算法第四版,参考博客http://blog.youkuaiyun.com/u010425776/article/details/60970433,重在理解红黑树这一数据结构。
首先要知道的就是红黑树的性质,违反这几条性质就不能称为红黑树,接下来的关于红黑树的操作前提就是不违反这些性质。
红黑树的性质:
- 1、每个结点或是红色的,或是黑色的
2、根节点是黑色的
3、每个叶结点(NIL)是黑色的
4、如果一个节点是红色的,则它的两个儿子都是黑色的。
5、对于每个结点,从该结点到其叶子结点构成的所有路径上的黑结点个数相同
java实现:
private class Node{
Key key;//键
Value value;//相关联的值
Node left,right;//左右子树
int N;//这颗子树中的结点总数
boolean color;//由其父结点指向它的链接的颜色
Node(Key key,Value value,int N,boolean color){
this.key=key;
this.value=value;
this.N=N;
this.color=color;
}
}
插入操作:
向一颗含有n个节点的红黑树中插入一个节点,可以在时间O(lgn)内完成。
将节点z插入红黑树T内。需要执行的操作依次时:首先,将T当作一颗二叉树,将z插入;然后,将z着色为红色;最后,对节点重新着色并旋转,以此来保证删除节点后的树仍然是一颗红黑树。
所以有两个操作我们先需要搞懂,1.旋转。2。重新着色。用来保证插入之后符合红黑树的性质。
1.旋转
1. 父为黑
插入后无需任何操作。由于黑节点个数至少为红节点的两倍,因此父为黑的情况较多,而这种情况在插入后无需任何调整,这就是红黑树比AVL树插入效率高的原因!
2. 父为红
父为红的情况破坏了红黑树的性质,此时需要根据叔叔的颜色来做不同的处理。
叔叔为红
此时很简单,只需交换爸爸、叔叔和爷爷的颜色即可。
此时若爷爷节点和太爷爷节点颜色相同,再以爷爷节点为起始节点,进行刚才相同的操作,即:根据爷爷的兄弟颜色做相应的操作。叔叔为黑
此时较为复杂,分如下四种情况:
a)爸爸在左、叔叔在右、我在左
以爸爸为根节点,进行一次R旋转。
b)爸爸在左、叔叔在右、我在右
先以我为根节点,进行一次L旋转;
再以我为根节点,进行一次R旋转。
c)叔叔在左、爸爸在右、我在左
先以我为根节点,进行一次R旋转;
再以我为根节点,进行一次L旋转。
d)叔叔在左、爸爸在右、我在右
以爸爸为根节点,进行一次L旋转。
红黑树实际删除节点的性质
- 实际删除节点要么是叶子节点,要么有且仅有一个左孩子;
- 若为叶子节点,必为红色;
- 若实际删除节点还有孩子,则该必为左孩子;
a)若左孩子为红色,则实际删除节点必为黑色;
b)若左孩子为黑色,则实际删除节点红黑均可以。
约定
- 蓝色箭头:表示判定点
- 在删除操作开始前,蓝色箭头首先指向实际删除节点。
- 『实际删除节点』在图中以『父』表示。
旋转过程开始:
1. 父为红色(待删节点为叶子)
直接删除父节点即可:
2. 父为黑 子为红(待删节点为黑、待删节点子节点为红+左孩子)
用子节点覆盖父节点,并保持父节点的颜色:
3. 父为黑 子为黑(待删节点和子节点均为黑)
3.1. 叔叔为红
PS:叔叔为红,则爷爷必为黑!
父在左 叔在右
a)子节点覆盖父节点
b)进行一次左旋父在右 叔在左
a)子节点覆盖父节点
b)进行一次右旋
3.2. 叔叔为黑
PS:叔叔、爸爸都为黑,那爷爷颜色就不确定了!
祖父红 两个侄子黑
以下两种情况操作一致:
1.子覆盖父(删除)
2.交换祖父和叔叔的颜色。a)父在左 叔在右
b)父在右 叔在左
同上。祖父黑 两个侄子黑
以下两种情况操作一致:
1. 祖父染成子节点的颜色;
2. 子节点染成黑色;
3. 叔叔染成红色
a)父在左 叔在右
b)父在右 叔在左祖父颜色随意 至少有一个红侄
a)红侄为左左(叔左、红侄左)
1. 红侄进行一次右旋
2. 红侄染成黑色
3. 交换叔叔和祖父的颜色
b)红侄为左右(叔左、红侄右)
1. 红侄进行一次右旋+左旋
2. 红侄染成父节点颜色;
3. 父节点染成黑色
c)红侄为右左(叔右、红侄左)
1. 红侄进行一次右旋+左旋
2. 红侄染成父节点颜色;
3. 父节点染成黑色;
d)红侄为右右(叔右、红侄右)
1. 红侄进行一次左旋
2. 叔叔染成父节点颜色;
3. 红侄染成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