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搜索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维搜索方法及多维牛顿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黄金分割法、二分法、牛顿法及其变种割线法等算法的详细步骤,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在函数极值求解和方程求根问题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维搜索方法+多维牛顿法

​ 寻找一元函数的极值点的迭代求解方法。迭代算法从初始搜索点 x ( 0 ) x^{(0)} x(0)出发,产生一个迭代序列 x ( 1 ) x^{(1)} x(1) x ( 2 ) x^{(2)} x(2),…。通过当前迭代点 x ( k ) x^{(k)} x(k)和目标函数 f f f构建下一个迭代点 x ( k + 1 ) x^{(k+1)} x(k+1)

黄金分割法

迭代过程中压缩比例不变,只使用目标函数值 f f f

适用范围:黄金分割法适用于 [ a , b ] [a,b] [a,b]区间上任何单谷函数求极小值(存在唯一的局部极小点)问题。

思想:按照固定比例0.618取点,不断压缩极小点所在的区间,知道达到足够的精度水平。

算法搜索过程:

  1. 给出初始搜索区间 [ a , b ] [a,b] [a,b],以及收敛精度;
  2. 按照公式计算下一个迭代点及函数值;
  3. 根据函数值确定压缩后的新区间;
  4. 检查新区间是否满足收敛精度。

计算迭代点公式:
a 1 = a + 0.382 ( b − a ) a_1=a+0.382(b-a) a1=a+0.382(ba)

b 1 = a + 0.618 ( b − a ) b_1=a+0.618(b-a) b1=a+0.618(ba)

计算函数值,确定压缩后的新区间:
f ( a 1 ) &lt; f ( b 1 ) − &gt; [ a , b 1 ] f(a_1)&lt;f(b_1)-&gt;[a,b_1] f(a1)<f(b1)>[a,b1]

f ( a 1 ) &gt; = f ( b 1 ) − &gt; [ a 1 , b ] f(a_1)&gt;=f(b_1)-&gt;[a_1,b] f(a1)>=f(b1)>[a1,b]

压缩区间选中某一迭代点如 b 1 b_1 b1,未选中的迭代点 a 1 a_1 a1作为被选中迭代点 b 1 b_1 b1的下一个迭代点 b 2 b_2 b2,根据新区间 [ a , b 1 ] [a,b_1] [a,b1]计算 a 1 a_1 a1的下一个迭代点 a 2 a_2 a2,直到区间满足收敛精度。

二分法

要求函数在 [ a , b ] [a,b] [a,b]上连续可微,即一阶可导。

思想:利用一阶导数来连续压缩区间。

算法搜索过程:

  1. 确定初始区间的中点: x ( 0 ) = a + b 2 ​ x^{(0)}=\frac{a+b}{2}​ x(0)=2a+b
  2. 计算函数 f ​ f​ f x ( 0 ) ​ x^{(0)}​ x(0)处的一阶导数 f ‘ ( x ( 0 ) ) ​ f^`(x^{(0)})​ f(x(0))
  3. 如果 f ‘ ( x ( 0 ) ) &gt; 0 f^`(x^{(0)})&gt;0 f(x(0))>0,说明极小点在 x ( 0 ) x^{(0)} x(0)左侧,极小点的区间被压缩为 [ a , x ( 0 ) ] [a,x^{(0)}] [a,x(0)];如果 f ‘ ( x ( 0 ) ) &lt; 0 f^`(x^{(0)})&lt;0 f(x(0))<0,说明极小点在 x ( 0 ) x^{(0)} x(0)右侧,极小点的区间被压缩为 [ x ( 0 ) , b ] [x^{(0)},b] [x(0),b];如果 f ‘ ( x ( 0 ) ) = 0 f^`(x^{(0)})=0 f(x(0))=0,说明 x ( 0 ) x^{(0)} x(0)就是极小点,搜索结束。

在每次迭代中,区间的压缩比为 1 2 \frac{1}{2} 21,经过N次迭代后,整个区间的压缩比为 ( 1 2 ) N (\frac{1}{2})^N (21)N

牛顿法(用于求解方程)

要求函数二阶可导。

思想:构造一个经过点 ( x ( k ) , f ( x ( k ) ) ) (x^{(k)},f(x^{(k)})) (x(k),f(x(k)))处的二次函数,该函数在 x ( k ) x^{(k)} x(k)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分别为 f ‘ ( x ( k ) ) f`(x^{(k)}) f(x(k)) f ‘ ‘ ( x ( k ) ) f``(x^{(k)}) f(x(k)),如下所示:
q ( x ) = f ( x ( k ) ) + f ‘ ( x ( k ) ) ( x − x ( k ) ) + 1 2 f ‘ ‘ ( x ( k ) ) ( x − x ( k ) ) 2 q(x)=f(x^{(k)})+f`(x^{(k)})(x-x^{(k)})+\frac{1}{2}f``(x^{(k)})(x-x^{(k)})^2 q(x)=f(x(k))+f(x(k))(xx(k))+21f(x(k))(xx(k))2
可以得到:
q ( x ( k ) ) = f ( x ( k ) ) q(x^{(k)})=f(x^{(k)}) q(x(k))=f(x(k))

q ‘ ( x ( k ) ) = f ‘ ( x ( k ) ) q`(x^{(k)})=f`(x^{(k)}) q(x(k))=f(x(k))

q ‘ ‘ ( x ( k ) ) = f ‘ ‘ ( x ( k ) ) q``(x^{(k)})=f``(x^{(k)}) q(x(k))=f(x(k))

q ( x ) q(x) q(x)即可认为是 f ( x ) f(x) f(x)的近似,因此求函数 f f f的极小点可近似于求解 q q q的极小点。

q q q的极小点应满足一阶必要条件:
0 = q ‘ ( x ) = f ‘ ( x ( k ) ) + f ‘ ‘ ( x ( k ) ) ( x − x ( k ) ) 0=q`(x)=f`(x^{(k)})+f``(x^{(k)})(x-x^{(k)}) 0=q(x)=f(x(k))+f(x(k))(xx(k))
x = x ( k + 1 ) x=x^{(k+1)} x=x(k+1),可得:
x ( k + 1 ) = x ( k ) − f ‘ ( x ( k ) ) f ‘ ‘ ( x ( k ) ) x^{(k+1)}=x^{(k)}-\frac{f`(x^{(k)})}{f``(x^{(k)})} x(k+1)=x(k)f(x(k))f(x(k))
上式(10)即为牛顿法的迭代公式。当 f ‘ ‘ ( x ) &gt; 0 f``(x)&gt;0 f(x)>0时,对于区间内的 x x x都成立,牛顿法正常;反之当 f ‘ ‘ ( x ) &lt; 0 f``(x)&lt;0 f(x)<0时,牛顿法可能收敛到极大值点。

可用于求解方程 g ( x ) = 0 g(x)=0 g(x)=0,用 g ( x ) g(x) g(x)替代 f ‘ ( x ) f`(x) f(x) g ‘ ( x ) g`(x) g(x)替代 f ‘ ‘ ( x ) ​ f``(x)​ f(x)

割线法

当牛顿法中函数二阶不可导时的方法。

二阶导数不存在,使用一阶导数对其近似得到:
f ‘ ‘ ( x ( k ) ) = f ‘ ( x ( k ) ) − f ‘ ( x ( k − 1 ) ) x ( k ) − x ( k − 1 ) f``(x^{(k)})=\frac{f`(x^{(k)})-f`(x^{(k-1)})}{x^{(k)}-x^{(k-1)}} f(x(k))=x(k)x(k1)f(x(k))f(x(k1))
将上式(11)代入牛顿法迭代公式(10),可得到新的迭代公式:
x ( k + 1 ) = x ( k ) − x ( k ) − x ( k − 1 ) f ‘ ( x ( k ) ) − f ‘ ( x ( k − 1 ) ) f ‘ ( x ( k ) ) x^{(k+1)}=x^{(k)}-\frac{x^{(k)}-x^{(k-1)}}{f`(x^{(k)})-f`(x^{(k-1)})}f`(x^{(k)}) x(k+1)=x(k)f(x(k))f(x(k1))x(k)x(k1)f(x(k))
可用于求解方程 g ( x ) = 0 ​ g(x)=0​ g(x)=0,用 g ( x ) ​ g(x)​ g(x)替代 f ‘ ( x ) ​ f`(x)​ f(x)

牛顿法(高维——用于最优化)

假设任务是优化一个目标函数 f ( x ) f(x) f(x),求函数 f ( x ) f(x) f(x)的极大极小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函数 f ( x ) f(x) f(x)的导数 f ‘ ( x ) = 0 f`(x)=0 f(x)=0的问题。

将函数 f ( x ) f(x) f(x)在点 x ( k ) x^{(k)} x(k)处进行泰勒展开,忽略三次以上的项,可得到二次型近似函数:
f ( x ) ≈ f ( x ( k ) ) + ( x − x ( k ) ) T g ( k ) + 1 2 ( x − x ( k ) ) T F ( x ( k ) ) ( x − x ( k ) ) ≜ q ( x ) f(x)\thickapprox f(x^{(k)})+(x-x^{(k)})^Tg^{(k)}+\frac{1}{2}(x-x^{(k)})^TF(x^{(k)})(x-x^{(k)})\triangleq q(x) f(x)f(x(k))+(xx(k))Tg(k)+21(xx(k))TF(x(k))(xx(k))q(x)
为了简化描述,令 g ( k ) = ∇ f ( x ( k ) ) g^{(k)}=\nabla f(x^{(k)}) g(k)=f(x(k)),将局部极小点的一阶必要条件应用到函数 q q q,可得:
0 = ∇ q ( x ) = g ( k ) + F ( x ( k ) ) ( x − x ( k ) ) 0=\nabla q(x)=g^{(k)}+F(x^{(k)})(x-x^{(k)}) 0=q(x)=g(k)+F(x(k))(xx(k))
F ( x ( k ) ) &gt; 0 F(x^{(k)})&gt;0 F(x(k))>0,函数 q q q的极小点为:
x ( k + 1 ) = x ( k ) − F ( x ( k ) ) − 1 g ( k ) x^{(k+1)}=x^{(k)}-F(x^{(k)})^{-1}g^{(k)} x(k+1)=x(k)F(x(k))1g(k)
式(15)就是牛顿法的迭代公式

算法过程

  1. 计算梯度 ∇ f ( x ) \nabla f(x) f(x),即 g ( x ) g(x) g(x);计算黑塞矩阵 F ( x ) F(x) F(x);
  2. 计算 g ( k ) , F ( x ( k ) ) , F ( x ( k ) ) − 1 , F ( x ( k ) ) − 1 g ( k ) g^{(k)},F(x^{(k)}),F(x^{(k)})^{-1},F(x^{(k)})^{-1}g^{(k)} g(k),F(x(k)),F(x(k))1,F(x(k))1g(k)
  3. 确定下一迭代点 x ( k + 1 ) = x ( k ) − F ( x ( k ) ) − 1 g ( k ) x^{(k+1)}=x^{(k)}-F(x^{(k)})^{-1}g^{(k)} x(k+1)=x(k)F(x(k))1g(k)

同:

  1. 计算 F ( x ( k ) ) F(x^{(k)}) F(x(k))
  2. 求解 F ( x ( k ) ) d ( k ) = − g ( k ) F(x^{(k)})d^{(k)}=-g^{(k)} F(x(k))d(k)=g(k),得到 d ( k ) d^{(k)} d(k)
  3. 确定下一迭代点 x ( k + 1 ) = x ( k ) + d ( k ) x^{(k+1)}=x^{(k)}+d^{(k)} x(k+1)=x(k)+d(k)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如何使用一维搜索方法进行优化,并且需要示例和实现。首先,我需要明确一维搜索方法的定义和应用场景。一维搜索,也叫线搜索,通常用于多维优化问题中确定最优步长,比如梯度下降法中的步长选择。但用户可能指的是在一维空间中的优化方法,比如黄金分割法、二分法、斐波那契法等。需要先解释基本概念,再给出步骤和示例。 然后,用户提到的参考引用里有关于灰狼优化算法、粒子群算法以及Matlab的fminbnd函数。这可能意味着用户对优化算法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聚焦在一维搜索方法。需要注意区分一维搜索在单变量函数优化和多变量优化中的不同应用。这里可能主要讨论单变量函数的优化。 接下来,用户需要示例和实现,所以应该选择一种经典的一维搜索方法,比如黄金分割法,因为它简单且效率高。需要给出算法的步骤,可能包括初始化区间、迭代过程、终止条件等。然后,用Python代码实现,并解释关键部分。 同时,用户的问题可能涉及如何选择初始区间、如何保证收敛、收敛速度等,这些在引用[2]中提到的问题需要考虑。在解释黄金分割法时,需要提到这些方面,比如单峰函数的假设,区间的不断缩小,以及线性收敛速度。 此外,用户可能需要知道一维搜索与其他优化算法的结合,比如在梯度下降中使用线搜索确定步长,但根据问题描述,用户更关注单变量优化,所以应集中在单变量方法上。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覆盖方法对比、收敛性、多变量优化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算法的结合,这样能帮助用户扩展理解。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步骤明确,代码正确,并且引用相关的参考资料。</think>### 一维搜索方法优化详解 一维搜索方法用于寻找单变量函数$f(x)$在区间$[a,b]$内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是优化算法中确定最优步长的核心技术[^2]。以下是黄金分割法的实现步骤和示例: --- #### 1. **黄金分割法实现步骤** 1. **初始化区间**:确定初始区间$[a_0,b_0]$,要求$f(x)$在区间内为单峰函数 2. **计算分割点**:选取两个内点$x_1 = a + (1-\tau)(b-a)$和$x_2 = a + \tau(b-a)$,其中$\tau = (\sqrt{5}-1)/2 \approx 0.618$[^3] 3. **比较函数值**: - 若$f(x_1) < f(x_2)$,则保留区间$[a, x_2]$ - 若$f(x_1) \geq f(x_2)$,则保留区间$[x_1, b]$ 4. **迭代终止条件**:当区间长度小于预设精度$\epsilon$时停止 --- #### 2. **Python实现示例 ```python def golden_section_search(f, a, b, tol=1e-6): tau = (np.sqrt(5) - 1) / 2 # 黄金分割比例0.618 x1 = a + (1 - tau)*(b - a) x2 = a + tau*(b - a) f1, f2 = f(x1), f(x2) while (b - a) > tol: if f1 < f2: # 保留左区间 b = x2 x2, f2 = x1, f1 x1 = a + (1 - tau)*(b - a) f1 = f(x1) else: # 保留右区间 a = x1 x1, f1 = x2, f2 x2 = a + tau*(b - a) f2 = f(x2) return (a + b)/2 # 示例:优化f(x)=x^2 + 2x + 1 f = lambda x: x**2 + 2*x + 1 optimal_x = golden_section_search(f, -3, 5) print(f"最小值点x={optimal_x:.4f}, f(x)={f(optimal_x):.4f}") ``` --- #### 3. **关键特性分析** 1. **收敛性保证**:每次迭代区间缩短比例固定为$\tau$,确保线性收敛[^2] 2. **效率优势**:相比二分法,黄金分割法每次只需计算1个新函数值(而非2个) 3. **应用限制**:要求目标函数在搜索区间内为单峰函数 --- #### 4. **其他一维搜索方法对比** | 方法 | 计算复杂度 | 是否需要导数 | 收敛速度 | |------|-----------|------------|---------| | 黄金分割法 | $O(\log(1/\epsilon))$ | 否 | 线性 | | 斐波那契法 | $O(\log(1/\epsilon))$ | 否 | 超线性 | | 牛顿法 | $O(n)$ | 是 | 二次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