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文献

本文结合他人理论与自身摸索,总结文献阅读感悟。指出阅读文献存在思维和方法未转变的问题,导致阅读慢、效率低。介绍了自我归纳类别、理顺结构、记笔记等方法,还给出找文献、精读与略读、同类文献对比等具体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如何阅读文献

结合他人的理论与自己快一年的摸索,将一些读文献感悟总结如下。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探索->理论->实践->总结这一良好的学习模式。

问题

  1. 思维没转变:阅读文献与以往学习教课书是不同的,阅读文献是去了解,用来参考,不是去掌握
  2. 方法没转变:教科书已经由编者将重要的点,逻辑框架归纳好,而文献是需要自己去完成这些

这两个没转变导致的就是文献阅读慢,效率低(了解的一些东西对自己没有帮助),还有就是读完什么想法感觉收获也没有,尤其过一段时间后。

方法

  1. 自我归纳文献类别,具体阅读某一文献时理顺文献结构,找出文献重点
  2. 记好笔记

具体步骤

1,找文献

利用关键词,导师,师兄找到自己方向的经典,前沿论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结论判别出相关性,价值。

2,精度读价值大的文献,略读一般文献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我们需要从阅读文献中得到什么。1,该研究的背景框架,研究类别。2,其他文献。3,文章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需要。4,可能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思路(读多文献之后)(对于3,4点最好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做好笔记)。文献不同的部分对应不同的内容主体,不一定从头读到尾,要抓住上述四个重点来读。

3,对同类别的文献进行对比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之后,需要将该研究方向的派别归纳总结出来,同时对同一类别文章进行对比。总结出该研究方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都是怎么解决的,有什么不同点,为什么?

参考[1]中的流程图

论文阅读流程图

[1]中有意思的话
  1. 研究生必须学会选择性阅读,而且必须锻炼出选择时的准确度与速度,不要浪费时间在学用不着的细节知识,多吸收点子比较重要。
  2. 研究生的三种能力:(1)自己从无组织的知识中检索、筛选、组织知识的能力(2)对一切知识既有进行精神批判的独立自主判断能力(3)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references

  1. 彭明辉-硕士新生手册
  2. 知乎中科院张老师回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