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类和对象

本文深入探讨Python中类与对象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定义一个类,初始化对象属性,并展示对象的创建过程。理解类与对象是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关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类:抽象化的一种数据结构。int/float/str/list/queue
# 类的出现也是为了存储数据,通过属性来保存数据。

# [['zhangsan', 20, 180, 80], ['lisi', 30, 100, 90], ]

# People类的对象:
# 张三:年龄,身高,体重
# 李四:年龄,身高,体重
# 王五:年龄,身高,体重
# 麻子:年龄,身高,体重


# 基于对象的共同特征,声明一个类。
class People(object):
    # 对象的初始化方法
    # self:是一个People类的对象,具体指代的是zhangsan还是lisi,关键看操作的是哪一个对象。
    # Python中的单例对象才会使用__new__方法。
    #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 super(People, cls).__new__()
    # return cls(cls, *args, **kwargs)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height, weight):
        print(self)
        # 用于给某一个对象进行属性的初始化。该对象已经通过__new__()被创建出来了,在内存地址中,对象已经存在了。所以接下来就是给这个内存地址中的对象初始化属性。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height = height
        self.weight = weight


# 每一个对象在被创建的时候,其实操作系统会将name/age/weight/height分别拷贝到对象的内存中。
# 断点:程序开启debug模式的时候,会在断点处停留。
zhangsan = People('zhangsan', 10, 100, 70)
print(zhangsan)

print(zhangsan.name)
print(zhangsan.age)

# 指针的作用:就是为了程序和内存中的数据进行交互。
# 'lisi'
# lisi2 = People('lisi222', 20, 200, 80)

# 将这些数据,保存在各自对象的内存中,方便后续代码的调用。
lisi = People('lisi', 20, 200, 80)
print(lisi)

print(lisi.name)
print(lisi.ag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