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CSS - 清除浮动

本文介绍了一个简单的网页布局案例,利用CSS浮动属性使图片与文本并排显示,并通过清除浮动技术解决由此带来的布局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标: 完成一个网页,排版如下:

 

  基本思路是先定义背景DIV ,在里面放入图片块和文字块。代码如下: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浮动清除</title>
<style title="text/css">

	.news{
		width: 600px;
		padding: 10px;
		margin: 0 auto;
		border: 1px solid #2200FF;
		background-color: aqua;
	}
	.news .content {
		border: 1px solid #FF0C10;
		width: 480px;
		height: 480px;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 = "news">
	
	<img src = "timg.jpg" width="100" height="100">

	<div class = "content">
	<p>Bug一词的原意是“臭虫”或“虫子”;而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人们也叫它“bug”。</p>
	“Bug”的创始人:
	<p>
	格蕾丝·赫柏(Grace Murray Hopper),是一位为美国海军工作的电脑专家,也是最早将人类语言融入到电脑程序的人之一。而代表电脑程序出错的“bug” 这名字,正是由赫柏所取的。1945年的一天,赫柏对Harvard Mark II设置好17000个继电器进行编程后,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整机运行时,它突然停止了工作。于是他们爬上去找原因,发现这台巨大的计算机内部一组继电器的触点之间有一只飞蛾,这显然是由于飞蛾受光和热的吸引,飞到了触点上,然后被高电压击死。所以在报告中,赫柏用胶条贴上飞蛾,并把“bug”来表示“一个在电脑程序里的错误”,“Bug”这个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与Bug相对应,人们将发现Bug并加以纠正的过程叫做“Debug”(中文称作“调试”),意即“捉虫子”或“杀虫子”。
	  后来就直接用bug 在很多的软件测试中 都用Bug来说明那些问题。
	  </p>
	</div>
	<div class = "clear"></div>
</div>
</body>
</html>
效果图:

要完成目标效果(文字块在图片右边)就要用到浮动 ,给文字加上右浮动

	.news .content {
		border: 1px solid #FF0C10;
		width: 480px;
		height: 480px;
		float: right;
	}
加上浮动的效果(原因是文字块在被加上浮动后,相当于“漂浮”在整个页面的上方,此时无法把背景的高给“撑起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里就要用到浮动清除:

在背景块后加入一个新的空白div:clear,设置清除浮动属性:

	.clear{
		clear: both;
	}

再来看网页效果:


清除浮动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就不多赘述。顺便一提,用这个方法清除浮动时,为了避免使用过多无意义的标签,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有意义的元素(如:网页页脚,站点信息的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