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基础

通信的意义在与能够在相互隔离的主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递的信息是具有规范的结构的,通常我们称之为报文。而报文在主机之间传递,是需要网络协议和传输媒介的。

现如今,受到公认的网络模型是OSI模型和TCP/IP模型。对比这两种模型,OSI模型出道要比TCP/IP模型早,但是在现实网络中用的比较普遍的却是TCP/IP模型,可以说OSI模型是被TCP/IP淘汰的一种模型。
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该模型有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分层的优点在于标准化、关联性、易于学习和理解。对于这几个优点不难理解,每一层都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具体化,而模块与模块之间是相互隔离的,降低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避免因为其中某一部分的修改而影响其他的模块。具体说说各个层功能,物理层传输的数据是比特流,数据信息是用“0”和“1”表示的,接收的是单个的“0”或“1”;数据链路层传输的以太帧,“帧”也就是一连串的“0”和“1”组成的数据块,数据链路层的作用也就是将物理层单个“0”和“1”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数据块,交换机就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是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全局性的数据传递,路由器就是工作在网络层;传输层,建立、维护、取消一次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的过程,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传输层提高服务质量,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良好时,传输层只用很少的工作;会话层,根据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使应用层建立会话,比如输入账号密码,若输入错误,拒绝建立会话,便是会话层的功能;表示层是确定数据的格式,保证系统能够识别,如图片png、jpg;应用层分系统应用层和用户应用层,如操作系统为系统应用层,微信、QQ为用户应用层。
TCP/IP模型,分为标准模型和对等模型,标准模型有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际互联层、网络接入层;对等模型可以看做是OSI模型的一个浓缩版,即对等模型中的应用层包含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三层。HTTP、FTP、SMTP等协议是在应用层;TCP、UDP等协议是在传输层。
按地域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范围几公里之内为局域网,几公里以上、几十、几百以上公里为广域网。网络通过拓扑图划分,可分星型、网型等,这两种是用的比较多的,数据中心核心设备的拓扑结构网型比较多,局域网中,办公电脑连接在交换机上的拓扑结构属于星型。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都属于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已经淘汰了;双绞线根据材料和规格不同分三类(16Mbit/s)、五类(100Mbit/s)、超五类(1000Mbit/s)等不同的种类,因双绞线在以太网环境中会对信号造成衰减,故最大允许阐述距离均规定为100m。光纤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多模比单模的纤芯粗,多模会产生模间色散导致信号衰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