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性能测试
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时处理能力
响应时间=网络时间(1+2+3+4)+ 服务器处理时间(a+b+c)
在性能测试前期就要排除:网络的瓶颈–》ping 服务器ip -t,
2.性能测试关注点
资源利用率: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
可扩展性: 系统是否很容易维护,或者功能容易扩展
系统容量: 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用户,tps: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稳定性: 能否支持7*24小时的业务处理
系统可能存在的瓶颈
更换哪些更好的硬件提高系统的性能,双十一或者618,后台堆机器提高性能
3.性能测试的目的
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长时间的测试是否导致内存泄漏
4.性能测试的方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
负载测试:
定义:从50到100到200,不断对系统施加压力,直到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超过预期指标,或者某项服务器资源(cpu)已经100%
目的:找到系统处理能力的极限
压力测试:
定义:负载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持续运行一段时间(比如8个小时),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5.性能测试关注的常用指标:
(1)并发:
狭义的并发:所有的用户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同一个操作(并发用户在30分钟内只请求登录接口)
广义的并发:多个用户对系统发出了请求,但是这些请求都是不一样的,性能测试中的混合场景
所以在性能测试中一般先进行狭义的并发,便于定位性能问题,也可以检测单接口性能处理能力,
然后再进行广义并发,验证多个接口混合时,有没有新的问题出现
(2)并发用户数:
系统用户数:系统的注册用户数
在线用户数:当前在线登录的用户,包括进行操作和未进行操作的用户
并发用户数:对系统产生压力的用户,实际操作系统的用户
(3)事务
性能测试中,事务指的是从端到端,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比如一次登录、一次筛选条件查询,一次支付等
(4)TPS
TPS, 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服务器能够处理的请求数,是衡量服务器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事务进行统计
中型企业1000左右,中小型在250-500左右
(5)吞吐量
在一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也可以这样说在单次业务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的数据交互总量;
对交互式应用来说,吞吐量指标反映服务器承受的压力,容量规划的测试中,吞吐量是重点关注的指标,它能够说明系统级
别的负载能力,另外,在性能调优过程中,吞吐量指标也有重要的价值;
(6)点击率
客户端每秒向服务器发出去的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