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提供了JavaScript和Python API,可以向Earth Engine服务器发出计算请求。与GEE JavaScript API 相比,Python API 缺乏易于理解的操作文档和交互式可视化结果的功能。由此,geemap诞生并填补了这一空白 [1]。这里给大家介绍下我折腾了一晚上才搞定的geemap的安装及测试过程。这里是geemap的 GitHub参考链接。
安装
如Github中推荐的那样,首先使用Anaconda创建一个conda Python环境。新的虚拟环境的名字叫做gee:
conda create -n gee python
进入创建的gee环境中,安装geemap:
source activate gee
pip install geemap
其他geemap升级等详情可以参见Github参考链接。
测试
接下来可以进入jupyter notebook进行交互式计算和可视化。
source activate gee
jupyter notebook
接下来注意两点:
- 科学上网,并查看代理端口号。如在Ubuntu中可以通过netstat -t 查看代理端口。这可以保证顺利打开交互式页面。
- 提前用一个教育机构的邮箱登录GEE,用其他邮箱包括gmail都很容易登录失败。
测试geemap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在juputert中输入如下语句,可以看到交互地图正常显示:
其中,第二行语句中3213即为我的代理端口。第二行语句非常重要,是很多geemap无法显示交互式地图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考链接。现在可以开始geemap的学习之旅啦~
[1] Wu Q. geemap: A Python package for interactive mapping with Google Earth Engine[J]. Journal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2020, 5(51):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