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ilience4j_服务端限流、并发控制_RateLimiter

本文介绍了Resilience4j作为服务熔断保护中间件的重要性,并通过Consul作为注册中心,演示了如何在服务端实现限流和并发控制。文章详细展示了基于注解和熔断对象注入两种方式的代码实现,并提供了熔断结果的示例,同时指出了如何通过Actuator监控熔断状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背景描述

由于Hystrix官方已经停止更新,Spring 官网推荐使用Resilience4j作为服务的熔断保护中间件,可见Resilience4j的重要性。
为了探究Resilience4j实现服务熔断功能, 我们选用了 consul 作为注册中心,启动了一个服务端(waiter),验证其服务端限流、并发控制熔断。我们在极端的时间内访问较多次数指定接口,观察接口是否会进行熔断处理。 consul 启动及运行状态监控,不在这里描述, 我们默认 consul 已经正常运行。
本地安装运行consul 参考: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ca41422f732f961eaf99ed5f.html
在RateLimiter中有两种使用方式:基于注解,或熔断对象注入两种方式,下面会分别进行演示。

二、代码演示

2.1 pom主要依赖

<properties>
		<java.version>1.8</java.version>
		<spring-cloud.version>Greenwich.SR1</spring-cloud.version>
</propert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spring-cloud.version}</v
### 使用 Resilience4j 实现限流功能 #### 依赖引入 为了在 Spring Boot 中使用 Resilience4j限流功能,需先添加相应的 Maven 或 Gradle 依赖。对于 Maven 用户来说,在 `pom.xml` 文件中加入如下配置: ```xml <dependency> <groupId>io.github.resilience4j</groupId> <artifactId>resilience4j-spring-boot2</artifactId> </dependency> ``` 而对于 Gradle 用户,则应在 build.gradle 文件内添加: ```gradle implementation 'io.github.resilience4j:resilience4j-spring-boot2' ``` 上述操作确保了项目能够访问到 Resilience4j 提供的相关组件和服务[^1]。 #### 配置 RateLimiter 接着定义具体的限流策略,通过自定义 `application.yml` 来设置不同 API 接口下的速率限制参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何针对特定的服务方法应用限流逻辑: ```yaml resilience4j.ratelimiter: instances: myServiceMethodLimitation: limitForPeriod: 50 # 每个周期允许的最大调用次数 limitRefreshPeriod: 1s # 周期时间长度 (默认单位秒) timeoutDuration: 0ms # 超时等待的时间, 设置为0表示不等待直接拒绝请求 ``` 这段 YAML 片段创建了一个名为 "myServiceMethodLimitation" 的限流器实例,并指定了每秒钟最多可以处理 50 次请求的规则[^3]。 #### 应用 @RateLimiter 注解 最后一步是在目标控制器的方法上加上 `@RateLimiter` 注解来激活该特性。这里假设有一个 RESTful Web Service 方法叫做 `getMyData()` ,现在希望对其施加前面所设定好的限流条件: ```java @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api/v1") public class MyController { private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MyController.class); @GetMapping("/data") @RateLimiter(name="myServiceMethodLimitation", fallbackMethod = "fallbackGetMyData")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getMyData() { return new ResponseEntity<>("Success Response from Server.", HttpStatus.OK); } // Fallback method when rate limiter rejects the request.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fallbackGetMyData(Throwable throwable){ logger.error("Request was rejected due to exceeding allowed limits."); return new ResponseEntity<>("Too many requests at this moment. Please try again later.", HttpStatus.TOO_MANY_REQUESTS); } } ``` 此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利用 `@RateLimiter` 注解指定要使用的限流器名称以及当触发限流保护机制后的回退方案——即返回 HTTP 状态码 429 Too Many Requests 并附带一条提示信息给客户端[^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