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缓存服务器

Redis介绍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键值对)数据库,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 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master-slave(主从)同步。
Redis的出现,很大程度不唱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分场合可以对关系型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提供了java,C/C++,C#,PHP,JavaScript,Perl,Object-C,Python,Ruby等客户端,使用很方便。
.
在Redis中并不是所有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的。这是和memcached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Redis只会缓存所有key的信息,如果Redis发现内存中的使用量超过了某一个阀值,将触发swap的操作,Redis根据“swappability = age*log(size_in_memory)”计算出哪些key对应的value需要swap到磁盘。然后再将这些key对应的value持久化到磁盘中,同时在内存中清除。这种特性使得Redis可以保持超过机器本身内存大小的数据。当然机器本身的内存必须要能够保持所有的key,因为这些数据是不会进行swap操作的。
当从Redis中读取数据时,如果读取的key对应的value不在内存中,那么Redis就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然后再返回请求给对方

memcached和Redis的区别

1,网络IO模型
memcached:使用多线程,非阻塞IO复用的网络模型,分为监听主线程和worker子线程,监听线程监听网络连接,接收请求后,将连接描述字pipe 传递给worker线程,进行读写IO,网络层使用libevent封装的事件库,多线程模型可以发挥多核作用。
Redis: 使用单线程的IO复用模型,自己封装了一个简单的AeEvent事件处理框架,主要实现了epoll、kqueue和select,对于单纯只有IO操作来说,单线程可以将速度优势发挥到最大,但是Redis也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计算功能,比如排序、聚合等,对于这些操作,单线程模型实际会严重影响整体吞吐量,CPU计算过程中,整个IO调度都是被阻塞住的。
2,内存管理
memcached:使用与分配内存池的方式,使用slab和大小不同的chunk来管理内存,value根据大小选择合适的chunk存储。
Redis:使用现场申请内存的方式来存储数据
3,存储方式
memcached:基本只支持简单的key-value存储,不支持持久化和复制等功能
Redis:除key-value之外,还支持list、set、sortedset、hash等众多数据结构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3369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