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利用数据的三种方式
1、直接使用数据
2、计算和加工数据
3、用数据做判断
第一种:直接使用数据
print()语句——直接把我们提供是数据打印出来。
第二种:计算和加工数据
print(2+2*4)
# 数据的计算
print('欢迎来到'+'第四关')
# 数据的加工
第三种:用数据进行判断
a = int(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if a < 0:
print('你还在娘胎里呢。')
elif a == 0:
print('欢迎来到这个世界。')
elif a < 18:
print('小小的年纪,青春懵懂')
else:
print('你是成年人了')
可以看出计算机在利用数据在做逻辑判断,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列表和字典吧!
列表(list)
# 代码格式
student = ['小敏','小卜','太君']
# 其中['小敏','小卜','太君']就是一个列表
一个列表需要用中括号【】把里面的各种数据框起来,里面的每个数据叫“元素”,每个元素之间都要用英文逗号隔开
从列表提取单个元素
这里我们涉及到一个新的知识点:偏移量。(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位置编号)
由上图可知,偏移量是从0开始的,列表名后加带偏移量的中括号就能渠道相应位置的元素啦!
# 来个简单的例子
students = ['小敏','小卜','太君']
print = (students[1])
# 我们来猜猜会输出什么结果呢?
好吧!当然是我们的“小卜”啦!
从列表中提取多个元素
一、切片(不多废话,直接代码见分晓)
list1 = [2,3,4,5,6,7]
print(list1[:]) # [2,3,4,5,6,7]
print(list1[2:]) # [4,5,6,7]
print(list1[:2]) # [2,3]
print(list1[1:3]) # [3,4]
print(list1[2:4]) # [4,5]
相信和我一样机智的你也发现了其中规律。此处省略黄金口诀(“左右空,取到头;左要取,右不取”)
给列表增加/删除元素
append()给列表增加元素
1、列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字符串、数字等,也可以是列表本身。
2、append函数后的参数只要满足数量为一即可。
3、append后的元素,会添加在列表的末尾。
# 我们来添加“小燕”进去
students = ['小敏','小卜','太君']
students.append('小燕')
print(students[:])
# ['小敏','小卜','太君','小燕']
del 语句从列表中删除一个元素
语法:del 列表名【元素的索引 】 这样我们就可以删除列表中的元素了
# 我们将“小卜” 删除掉
students = ['小敏','小卜','太君','小燕']
del students[1]
print(students[:])
# ['小敏','太君','小燕']
字典(数据类型)
# 我们先来看看字典长什么亚子
scores = {'小敏':98,'小卜':90,'太君':78}
通过我们的观察,我们来找找列表与字典的代码格式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1、有名称;2、都要用 = 赋值;3、用逗号作为元素间的分隔符。
不同点:
1、列表外层用的是中括号 【】 ,字典的外层是大括号 {} 。
2、列表中的元素是自成一体的,而字典的元素是由一个个键值对构成的,用英文冒号连接。
(唯一的键和对应的值形成的组合,我们就叫做【键值对】——字典中的键具备唯一性,而值可以重复)
从字典中提取元素
# 我们将小敏的成绩从字典中打印出来
scores = {'小敏':98,'小红':90,'太君':78}
print(scores['小敏'])
# 我们告诉它我们要提取值的键是什么,计算机就会自己将我们需要是数据提取出来
# 98
给字典增加/删除元素
# 我们来个给字典增加一个元素
scores = {'小敏':98,'小卜':90,'太君':78}
scores['小燕'] = 100
print(scores)
# {'小敏':98,'小卜':90,'太君':78,'小燕':100}
我相信不用多废话,你肯定会知道怎样给字典增加新的元素(至于小燕为什么是100分,因为我乐意哈哈哈哈!)
del 从字典中删除一个元素(相信这三个字母大家都很眼熟吧,没错,列表中删除元素同样是del)
代码格式:del 字典名【键】
# 我们从字典中删除一个元素
scores = {'小敏':98,'小卜':90,'太君':78}
del scores['太君']
print(scores)
# {'小敏':98,'小卜':90}
列表和字典的异同点
不同点:列表中是元素是由自己明确的“位置”的,所以及时看似相同的元素,只要在列表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么他们就是两个不同的列表。字典就非常随和,因为字典中是数据是随机排列的。
这也就是为社么两者数据读取方法会不同的原因:列表有序,要用偏移量定位;字典无序,通过唯一的键在取值。
相同点:支持任意嵌套——列表可嵌套其他列表和字典,字典也可以嵌套其他字典和列表。
列表嵌套列表
小组学习大家都很熟悉吧,还记得高中时代你的小组里有谁嘛?
students = [['小敏','小卜','太君','小燕'],['小马','小往','帆帆','大花']]
# 这不是虚构,这是故事
我们可以看出students这个列表是由两个子列表组成的,现在有个问题,你们知道怎么样将小马取出来呢?
students = [['小敏','小卜','太君','小燕'],['小马','小往','帆帆','大花']]
print(students[1][0])
# 你看懂了嘛?
我们来用图说话吧!
字典嵌套字典
我们从嵌套的字典中提取小燕的成绩
# 逐步精确,我们来查看一下小燕的成绩吧
scores = {
'第一组':{'小敏':95,'小卜':90,'太君':100,'小燕':85},
'第二组':{'小马':99,'小王':89,'帆帆':93,'大花':88}
}
print(scores['第一组']['小燕'])
# 85
列表和字典相互嵌套
一、最外层是大括号,所以是字典嵌套列表,我们要先找到字典的键对应的列表,再判断列表中要取出来元素的偏移量
students = {
'第一组':['小敏','小卜','太君','小燕'],
'第二组':['小马','小王','帆帆','大花']
}
#取出‘第一组’对应列表偏移量为0的元素,即‘小马’
print(students['第一组'][0])
二、最外层是中括号,所以是列表嵌套字典,先判断字典是列表的第几个元素,再找出要取出的值对应的键
scores = [
{'小敏':95,'小卜':90,'太君':100,'小燕':85},
{'小马':99,'小王':89,'帆帆':93,'大花':88}
]
# 先定位到列表偏移量为1的元素,即第二个字典,再取出字典里键为‘小马’对应是值,即99
print(scores[1]['小马'])
好啦!我们列表和字典的基础小菜鸟孤宝宝总结完啦,有什么疑问或者新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告诉孤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