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vue-cli模板搭建项目时,在选项 Use ESlint to lint your code(使用ESlint规范代码) 的是时候记得 填 no(对于小菜鸟),否则多个空格都会报错 。
2、创建完成后建议首先修改一下配置文件 config>index.js
修改build 配置参数:修改assetsPublicPath为 ' ./ '(原本为 ' / ')
如图:
是因为打包之后,外部引入 js 和 css 文件时,如果路径以 ' / ' 开头,在本地是无法找到对应文件的(服务器上没问题)。所以如果需要在本地打开打包后的文件,就得修改文件路径。
3、开发模式下跨域代理:
打开 config>index.js
在dev 里面添加 proxyTable
4、开发环境和发布环境配置不同的接口地址
4.1首先找到
/config/dev.env.js
/config/prod.env.js
4.2 这两个文件就是针对生产环境和发布环境设置不同参数的文件。
我们打开dev.en.js
文件。代码如下:
var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
var prodEnv = require('./prod.env')
module.exports = merge(prodEnv, {
NODE_ENV: '"development"',
API_ROOT: '"//localhost:8880/api/"' //配置开发环境接口地址
});
打开 prod.env.js 代码如下:
module.exports = {
NODE_ENV: '"production"',
API_ROOT: '"http://pile.gantangerbus.com/wxif/"' //发布环境接口地址
};
4.3分别配置好之后就可以在代码中调用了:
//在需要调用接口的组件使用就可以了
var root = process.env.API_ROOT
//或者可以在全局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var GlobalROOT = process.env.API_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