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原理
我们平时说的代理其实分为Protocol(协议)和Delegate(代理)两个部分。
协议不是代理,代理不是协议。
协议是多个类之间协商的一个公共接口,这个公共接口提供一系列方法的声明给其他类使用。
代理是协议的应用机制。
代理通俗来说就是我自己不方便去做的一些事(协议里定义的方法),我需要委托其他人来做这些事。我就是委托方,对方就是被委托方。
举个栗子:
一个View中的button的点击事件需要push或pop ViewController,这种操作是View内部无法实现的,所以View需要ViewController来帮助View来实现。
2.代理的使用
使用代理我们有这么几个过程:
我们首先需要想好我们需要对方帮做什么事(定义协议)。
我们还需要买一部电话(定义代理属性)在我们需要对方帮忙的时候叫他过来。
我们还需要想好我们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操作的时候)需要打电话叫对方帮忙(调用代理)。
接着我们需要和对方协商,让对方答应帮忙(被委托放遵循协议)。
我们需要保存对方的电话号码才能打电话(被委托方将代理设置为自己)。
对方过来帮忙的具体操作(被委托方实现协议方法)。
2.1定义协议
@protocol ViewDelegate <NSObject>
@required
@optional
-(void) color:(UIColor *) color;
@end
@protocol 是定义协议的关键字。
ViewDelegate 是协议的名字。
@required 是遵循该协议后必须实现的方法,例如 UITableViewDataSource 协议里的 numberOfRowsInSection 方法。
@optional 是遵循该协议后可以选择实现的方法,例如 UITableViewDataSource 协议里的 numberOfSectionsInTableView 方法。
如果不写@required和@optional,那么定义的方法默认为@optional。
2.2定义代理属性
@property (nonatomic, weak) id <ViewDelegate> detegate;
这是定义代理属性的标准写法。
代理属性需要weak修饰,避免循环引用造成内存泄漏。
代理属性是id类型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类会被你委托。
<ViewDelegate>内是你定义的协议的名字,只有遵循这个协议才能代理里面的方法。
下面是View.h的完整截图。
2.3调用代理
我们是不是在特定的时候才需要让别人帮做特定的事,并通知别人过来帮忙。
if ([self.det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color:)]) {
[self.detegate color:[UIColor whiteColor]];
}
出于安全考虑,我们需要判断只有在被委托方响应color:方法时才让他去执行color:方法,也就是被委托方内部实现了color:方法才能通过代理去调用color:方法。
color:后面的参数就是我们要传的值。
下面是View.m的完整截图。
2.4被委托方遵循协议
2.5被委托方将代理设置为自己
2.6被委托方实现协议方法
下面是ViewController.m的完整截图。
(PS: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委托的理解和简单使用,如有错误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