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脉动阵列的矩阵乘法

本文介绍了二维脉动阵列(Systolic Array)在矩阵乘法中的应用,通过展示如何让数据在处理元件阵列中流动,减少内存访问,提高运算效率。内容包括二维矩阵的概念,脉动阵列的实现方法,其特点以及性能评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脉动阵列

脉动阵列(Systolic Array)是H. T. Kung在1982年提出的1,一种由众多简单的PE(Processing Element,处理元件)按规则排列的硬件架构,本身的核心概念是让数据在运算单元的阵列中进行流动,减少访存的次数,并且使得结构更加规整,布线更加统一,提高频率。

1. 二维矩阵

例子 X ∗ W = Y X*W=Y XW=Y
[ X 11 X 12 X 13 X 14 X 21 X 22 X 23 X 24 X 31 X 32 X 33 X 34 X 41 X 42 X 43 X 44 ] ∗ [ W 11 W 12 W 13 W 14 W 21 W 22 W 23 W 24 W 31 W 32 W 33 W 34 W 41 W 42 W 43 W 44 ] = [ Y 11 Y 12 Y 13 Y 14 Y 21 Y 22 Y 23 Y 24 Y 31 Y 32 Y 33 Y 34 Y 41 Y 42 Y 43 Y 44 ] \left[ \begin{matrix} X_{11} & X_{12} & X_{13} & X_{14} \\ X_{21} & X_{22} & X_{23} & X_{24} \\ X_{31} & X_{32} & X_{33} & X_{34} \\ X_{41} & X_{42} & X_{43} & X_{44} \\ \end{matrix}\right] * \left[ \begin{matrix} W_{11} & W_{12} & W_{13} & W_{14} \\ W_{21} & W_{22} & W_{23} & W_{24} \\ W_{31} & W_{32} & W_{33} & W_{34} \\ W_{41} & W_{42} & W_{43} & W_{44} \\ \end{matrix}\right] = \left[ \begin{matrix} Y_{11} & Y_{12} & Y_{13} & Y_{14} \\ Y_{21} & Y_{22} & Y_{23} & Y_{24} \\ Y_{31} & Y_{32} & Y_{33} & Y_{34} \\ Y_{41} & Y_{42} & Y_{43} & Y_{44} \\ \end{matrix}\right] X11X21X31X41X12X22X32X42X13X23X

### 使用 Verilog 实现矩阵脉动阵列乘法的设计 #### 设计概述 脉动阵列是一种高效的硬件架构,用于执行大规模并行计算任务,特别是矩阵乘法操作。它通过规则排列的处理单元(PE)来减少内存访问开销,并优化数据流路径[^3]。在 FPGA 或 ASIC 中实现这种结构时,通常会采用硬件描述语言(如 Verilog),以便定义 PE 的行为以及整个阵列的数据流动逻辑。 以下是基于 Verilog 的矩阵脉动阵列乘法设计的关键要素: --- #### 参数化模块设计 为了支持不同规模的矩阵和不同的数据宽度需求,可以通过参数化的方式定义模块接口。这允许用户灵活配置矩阵大小 `M` 和数据位宽 `DATA_WIDTH`。 ```verilog module systolic_array #( parameter M = 4, // 矩阵阶数 (假设方阵) parameter DATA_WIDTH = 8 // 数据位宽 )( input wire clk, input wire reset, input wire start, output reg ready, // 输入端口 input wire signed [DATA_WIDTH-1:0] matrix_in[M][M], // MxM 矩阵输入 input wire signed [DATA_WIDTH-1:0] vector_in[M], // 列向量输入 // 输出端口 output reg signed [DATA_WIDTH*2-1:0] result_out[M] // 结果向量输出 ); ``` 此部分定义了一个通用化的模块框架,其中 `matrix_in` 是一个二维数组表示矩阵,而 `vector_in` 表示待乘的列向量。最终的结果存储于一维数组 `result_out` 中。 --- #### 处理单元(PE)设计 每个 PE 负责完成单次乘加运算。PE 接收来自上方邻居传递下来的累加值、左侧邻居传来的矩阵元素以及当前时刻对应的向量元素作为输入。 ```verilog // 单个 PE 定义 module pe_cell ( input wire clk, input wire reset, input wire signed [DATA_WIDTH-1:0] data_a_i, // 当前矩阵元素 A[i,j] input wire signed [DATA_WIDTH-1:0] data_b_i, // 向量元素 B[j] input wire signed [DATA_WIDTH*2-1:0] acc_in_i, // 上级 PE 发送过来的累积结果 output reg signed [DATA_WIDTH*2-1:0] acc_out_o // 计算后的局部结果 ); 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reset) begin if (reset) begin acc_out_o <= 'b0; end else begin acc_out_o <= acc_in_i + (data_a_i * data_b_i); // MAC 运算 end end endmodule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基本 PE 的功能:接收三个信号——两个操作数 (`data_a_i`, `data_b_i`) 及之前阶段产生的中间积累值 (`acc_in_i`) 并更新新的累计值(`acc_out_o`)。 --- #### 阵列互连与控制逻辑 构建完整的脉动阵列需要将多个 PE 组件按照特定模式连接起来形成网格状拓扑结构。每一行的第一个节点只接受外部提供的初始条件;其余位置则依赖相邻上下左右方向上的通信链路获取必要的信息源。 对于顶层实例化而言,则需额外加入同步机制确保所有子组件能够协调一致工作,在适当时间点加载新一批数据进入流水线当中去。 ```verilog genvar i, j; generate for(i=0; i<M; i=i+1) begin : row_gen for(j=0; j<M; j=j+1) begin : col_gen // 边界情况特殊处理 if((i==0)&&(j==0))begin pe_cell u_pe_00(.clk(clk), .reset(reset), .data_a_i(matrix_in[0][0]), .data_b_i(vector_in[0]), .acc_in_i(0), .acc_out_o(result_out[0])); end else if ((i>0)&&(j==0))begin pe_cell u_pe_x0(.clk(clk), .reset(reset), .data_a_i(matrix_in[i][0]), .data_b_i(vector_in[0]), .acc_in_i(row_gen[i-1].col_gen[0].u_pe.acc_out_o), .acc_out_o(result_out[i])); end else { /* 更复杂的内部互联 */ } end end endgenerate ``` 注意这里仅给出了简化版伪代码示意如何生成实际电路布局图谱。具体实现还需考虑更多细节比如边界判定、延迟匹配等问题[^2]。 --- #### 测试平台搭建 最后一步就是编写相应的测试程序验证所开发的功能是否满足预期目标。利用 ModelSim 或 Vivado Simulator 工具运行仿真脚本文件即可观察波形变化趋势判断正确与否。 ```verilog initial begin $dumpfile("systolic_array.vcd"); $dumpvars(0, top_module_name); // 初始化变量... repeat(5) @(posedge clk); start <= 1'b1; @(posedge clk); start <= 1'b0; wait(top.ready === 1'b1); $display("Simulation finished."); $finish; end ``` 以上内容构成了一个基础版本的 Verilog 描述方案用来解决矩阵矢量相乘问题[^1]。 ---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壹零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