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理层基本概念
物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任务):怎样才能将连接在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的传输数据比特流
物理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尽可能地屏蔽掉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其上层感觉不到差异
方法的具体实现: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比如:
1.机械特性 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等等
2.电气特性 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
3.功能特性 某条线上出现莫一电平表示的何种意义
4.过程特性 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由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源系统由源点(如键盘)、发送器(如调制解调器)、接收器、终点(显示器)构成
2.2.2信道
信道与电路不等同,信道常用来表示向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根据通信的信息交互方式,可将通信分为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
2.2.3信道的极限容量
信噪比(dB)= 10 log10(S/N)(dB)
香农公式 C = Wlog2(1+S/N)
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宽带或信道的信噪比越大,信息的极限速率就越高。
当带宽和信噪比确定时,让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可以提高信息的传输率。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导引型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无线电波
2.4信道复用技术
频分复用:为所有用户分配不同频道带宽,
时分复用:同一时间周期类,为每个用户分配一段时间供用户使用。注意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的差别
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CDM):为用户配置不同的码,每一个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
码分复用实现原理:同站点的码片内积为1,不同站点的码片内积为0,通过码片的内积来传输0或1
2.6宽带接入技术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大概方法:在用户线两端安装ADSL调制解调器。缺点:不能保证固定的数据率,需要定期维护。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将原有线电视网中的同轴主干网部分换成光纤。
FTTx技术:光纤到x,x表示光纤接入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