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计算机特点:
1.数字化处理信息;
2.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
现代计算机采用数字化存储信息,利用物理表示较为容易,例如:用电平高低表示0和1,或用脉冲有无表示0和1。
信息数字化的好处:
1。物理上易表示存储;
2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3.表示范围大,精度高;
4.信息类型广泛;
5.用数字逻辑技术处理信息。
冯诺依曼体系思想:
1.用二进制代表程序和数据;
2.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
3.将计算机体系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分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处理连续模拟信号,数字计算机可处理离散数值。
数字计算机根据用途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相比,牺牲了效率和速度。
计算机发展方向:
1.巨型化(大数据领域需要)
2.微型化(便捷使用)
3.多媒体化(用户体验)
4.网络化(共享资源)
5.智能化
计算机体系组织分为:
1.运算器(主要完成算数和逻辑运算)
ALU:算数逻辑单元,运算器的主要组成,以全加器为核心;
2.控制器:产生控制命令;
3.存储器:存储数据和数字化的程序(数据和程序都以二进制存储)
存储单元:存储一个n位二进制数的n个存储电路;
地址:存储单元的编号;
存储容量:存储单元总数,单位为:KB、MB、GB、TB、PB等
内存储器(半导体芯片):即主存,用来存放直接为CPU提供服务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多为磁盘,光盘
4.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时:原始信息——>二进制代码;
输出时:处理结果——>用户可感知的形式(声音、图像、文字)输出给用户
5.总线: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一组信息传送通道
数据总线:传送数据信息;
地址总线:传送地址信息;
控制总线:传送控制信号
6.接口:为了将总线和各类外设连接,需在两者之间设置一些部件,具有缓冲、转换、连接的功能,这些部件就是接口。
计算机硬件的典型架构
1.微型计算机:南北桥架构
2.小型计算机:多处理器架构
3.超级计算机:集群式架构
多处理机系统结构特点:用多CPU构成;分为紧密偶合型和松散偶合型多机系统。
软硬件系统层次结构
软硬件逻辑等价性
软件:易于实现各种逻辑和运算能力,但是常受到速度指标和软件容量的限制;
硬件:可以高速实现逻辑和运算功能,但是难以实现复杂功能和计算,受到控制复杂性指标的限制。
计算机性能指标
字长:指一次数据操作的基本位数;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指令越丰富
外频:外部频率或基频;系统时钟频率
CPU主频=外频x倍频系数;
IPS,每秒执行指令数;
CPI,表示每条计算机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clock-Cycles Per Instruction
FLOPS:每秒执行浮点运算的次数;
CPU功耗:动态功耗,静态功耗;
带宽:数据传输率,单位时间数据传输量,工作频率X位宽/8 (b/s);
存储器容量:
内存:可编址的存储单元个数X存储单元位宽
外存:辅助存储器容量,与总线地址码位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