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操作系统
小奔跳跳
技术之路,无穷无尽,尽然选择,便要一如既往,蹦蹦跳跳,愉快地立于天地之间。天行健,大侠当坚韧不拔,地势坤,大侠当始终如一。
展开
-
操作系统的引论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张。主要作用:管理好这些设备,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并且为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便于用户使用。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性一个未配置OS的计算机系统及其难使用,如果你使用一台裸机编程,就必须使用机器语言(你可以试试,后来就。。。)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在早期未配置O...原创 2019-07-18 19:51:46 · 157 阅读 · 0 评论 -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
基本思路:当一个缺页中断发生时,选择最久未使用的那个页面,并淘汰之。离e访问时间最久的是c……如果请求方还在内存中,不发生置换。如:第六时刻,b还在内存中,就不发生置换...原创 2019-10-08 21:16:05 · 988 阅读 · 0 评论 -
最优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页面置换算法:其所选择的被淘汰页面将是以后永不使用的,或许是在最长(未来)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总结:置换将来最长时间不需要执行的页面e请求时:需要置换(abcd)中一个页面,a 要在7访问b在6c 在 9d 在 10所以要置换d如下图:...原创 2019-10-08 21:03:44 · 1938 阅读 · 0 评论 -
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
FIFO算法是最早出现的置换算法。该算法总是淘汰最先进入内存的页面,即选择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久的页面予以淘汰。该算法实现简单,只需把一个进程已调入内存中的页面按先后次序链接成一个队列,并设置一个指针,称为替换指针,使它总是指向最老的页面。总之一句话:就是替换最久的的那个页面(即当前最前的那个页面)。上图:前四个时间段,按照给定次序,a,b,c,d,当第五个时间段,e请求,置换掉ab请求时...原创 2019-10-08 20:48:51 · 9492 阅读 · 0 评论 -
覆盖技术和交换技术的问题
覆盖技术:需要程序员自己把整个程序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功能模块,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覆盖关系,增加了程序员的负担;交换技术:以进程作为交换的单位,需要把进程的整个地址空间都换进换出,增加了处理器的开销。...原创 2019-10-07 20:03:17 · 387 阅读 · 0 评论 -
覆盖技术和交换技术
手动的覆盖技术如果程序太大了,超过了内存的容量,可以采用手动的覆盖技术,只把需要的指令和数据保存到内存中自动的交换技术如果程序太多,超过了内存的容量,可以采用自动的交换技术,把暂时不能执行的程序送到外存中自动的虚拟存储技术如果想在有限的容量的内存中,以更小的页粒度为单位装入更多更大的程序,可以采用自动的虚拟存储技术覆盖技术目标是在较小的内存中运行较大的程序,常用于多道程序系统,与分区...原创 2019-10-06 21:51:22 · 8189 阅读 · 1 评论 -
非连续内存分配
非连续内存分配非连续分配情况下,一个程序可以分散地装到不相邻的内存中,根据分区的大小是否固定,可以分为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固定分区会产生内部碎片,动态分区会产生外部碎片,它们对内存的利用率都比较低。这时引入了分页,它是把主存储空间划分成大小相等且固定的块,块相对较小,作为主存的基本单位。分页管理不会产生外部碎片。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分页管理是从计算机的角度考虑设计的,以提...原创 2019-09-23 21:15:19 · 122 阅读 · 0 评论 -
分区的动态分配
首次适应(first fit,FF)算法该算法从空闲分区链首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其大小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划出一块内存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留在空闲分区链中。最佳适应(best fit,BF)算法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能把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原创 2019-09-22 16:53:01 · 222 阅读 · 0 评论 -
内存碎片问题
内存碎片内部碎片是由于采用固定大小的内存分区,当一个进程不完全使用分给它的固定内存区域时,就产生了内存碎片,通常内存碎片难以避免。外部碎片是由于某些未分配的连续内存区域太小,以至于不能满足任意进程的内存分配请求,从而不能被进程利用的内存区域。...原创 2019-09-22 16:33:15 · 101 阅读 · 0 评论 -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在计算机执行时,几乎每一条指令都涉及对存储器的访问,因此要求对存储器的访问速度能跟得上处理机的运行速度。或者说,存储器的速度必须非常快,能与处理剂的速度相匹配,否则会明显地影响到处理机的运行。多层结构的存储器系统存储层次至少应具有三层:最高层为CPU寄存器,中间为主存,最底层为辅层。还可以具体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固定磁盘、可移动介质等6层。在存储层次中,层次越高(越靠近...原创 2019-09-22 16:21:36 · 3204 阅读 · 0 评论 -
操作系统中的启动、中断、异常和系统调用
启动操作系统的启动DISK:存放OSBIOS:基本I/O处理系统Bootloader:加载OS中断(来源于外设)中断: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些意外情况,机器能自动停止正在运行的程序,然后转入处理新情况的程序,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被暂停的程序继续运行。中断是一种可以使CPU和硬件进行通信的技术。从本质上说,中断是一种特殊的信号,由硬件设备向CPU发送。当CPU接收到中断信号后,就会马上...原创 2019-09-20 15:51:09 · 269 阅读 · 0 评论 -
微内核OS结构
微内核操作系统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由于它能有效地支持处理机运行,故非常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环境,当前比较流行的、能支持多处理机运行的OS,几乎全部都采用了微内核结构。微内核操作系统1.足够小的内核2.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3.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4.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微内核的基本功能1.进程(线程)管理2.低级存储器管理3.中断和嵌入处理微内核操作系统的优点1...原创 2019-09-19 20:38:15 · 3946 阅读 · 0 评论 -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并发正是系统中的程序能并发执行这一特征,才使得OS能有效地提高系统中的资源利用率,增加了系统的吞吐量。并行和并发并行: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并发:两个或多个事件在统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微观上,程序之间只能是分时地交替执行,宏观上讲,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2.共享一般情况下的共享与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共享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是说某种资源能被大家使用,而在OS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或称...原创 2019-09-19 19:05:53 · 236 阅读 · 0 评论 -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发展历史(科普一下:1946年2月14日,人类历史上公认的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简单的批处理OS;60年代 出现了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不久又推出了分时系统,与此同时,用于工业和武器控制的实时OS也相继问世。20世纪70到90年代,是VLSI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大发展的年代,导致了微型机、多处理机和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于此相应地,也相...原创 2019-09-17 21:41:01 · 1297 阅读 · 0 评论 -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推动OS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在计算机初期,计算机系统特别昂贵,推动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这是OS最初发展的推动力。方便用户用户在上机、调试程序时的不方便便成了主要矛盾,这又成为了继续推动OS发展的主要因素。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微机芯片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计算机的性能快速提高,从而推动了OS的功能和性能增强和提高。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计算...原创 2019-07-19 19:41:11 · 10657 阅读 · 0 评论 -
操作系统的作用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以从用户、资源管理及资源抽象等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讨论OS作为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在OS的帮助下能够方便、快捷、可靠地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由图可知:用户可通过弹种方式使用计算机,即通过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和图标-窗口方式来实现与操作系统的通信。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OS主要对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以及文...原创 2019-07-18 20:46:52 · 1176 阅读 · 0 评论 -
时钟页面置换算法
Clock页面置换算法,LRU的近似,对FIFO的一种改进;基本思路:需要用到页表项当中的访问位,当一个页面被装入内存时,把该位初始化为0,然后如果这个页面被访问(读/写),则把该位置为1;把各个页面组织成环形链表(类似于钟表面),把指针指向最老的页面(最先进来);当发生一个缺页中断时,考察指针所指向的最老页面,若它的访问位为0,立即淘汰;若访问位为1,则把该位置为0,然后指针往下移动一格...原创 2019-10-08 22:11:27 · 480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