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qian520ao/article/details/79131216
概念:
多态
Java具备面向对象的3个基本特征 : 继承,封装(get / set)和多态。
多态 : 继承,重写(Override),向上转型(
Father f=new Son()
)三大必要条件。
分派
分为静态分派和动态分派。
分派调用过程将会揭示多态性特征的一些基本体现,如“重载”和“重写”。
- 静态分派 - 方法重载分派
- 编译期确定
- 根据调用者的声明类型和方法参数类型分派
- 动态分派 - 方法重写分派
- 运行时确定
- 根据调用者实际类型分派
如下图示例:程序输出“Hello Sub",是因为取决于运行时的实际类型即动态分派,实际类型是放在堆内存中的对象new SubClass();而superClass只是此对象的引用。此时调用的方法为子类SubClass重写的方法getName()。
那么程序是如何执行的呢?如何执行其实取决于编译时期的类型,在编译期,是根据调用者的声明类型和方法参数类型分派即静态分派,从下图可以看出,在编译期Java字节码已经确定调用SuperClass。所以在执行时会调用方法:peintHello(SuperClass superClass)。
静态类型(Static Type) : 我们把上面代码中的SuperClass 称为变量的静态类型,或者叫做外观类型。静态类型是在编译期可知的,仅仅在使用时发生,本身的静态类型不会被改变。
实际类型(Actual Type) : 后面的SubClass则称为变量的实际类型。实际类型变化的结果是在运行期才可确定。
静态分派 之 字面量
所有依赖静态类型来定位方法执行版本的分派动作成为静态分派。
静态分派发生在编译期,所以分派的动作是由编译期来执行的。
但是字面量没有显示的静态类型,它的静态类型只能通过语言上的规则去理解和推断。例如下面的代码展示 :
上面的代码运行后会输出 :
因为'a'是一个char类型的数据,首先就会寻找参数类型为char的重载方法。
如果注释掉sayHello(char arg)方法,那么输出就会变为 :
这时发生了一次自动类型转换,'a'除了可以代表一个字符串,还可以代表ASCII码中的数字97。
以上的代码会按照我标记的顺序作为选择静态分派目标的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在编译期间执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