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71
还能坚持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实现PC端和安卓手机的局域网内文件共享
注:现在才发现,本科阶段学的计算机网络真是个有用的东西。原创 2024-10-29 16:46:54 · 9037 阅读 · 2 评论 -
如何查看局域网内所有IP
,点击键盘上的回车键(注意:我这里的192.168.1.*是根据自己电脑的ip网段来填写的)。第七步:这时候就可以看见局域网内正在使用的电脑的IP地址和物理地址了。第四步:这时会在cmd命令窗口看见自己电脑的IP地址,用纸记下来。第六步:等待几分钟命令处理完成,然后在cmd命令窗口输入“第一步:点击电脑左下角的“开始”,然后再点击“运行…第二步:在运行窗口里填入“cmd”,然后点击确定。第五步:这时候在cmd命令窗口输入“第三步:在cmd命令窗口输入“”命令,点击键盘上的回车键。”,点击键盘上的回车键。转载 2023-09-11 09:10:22 · 9154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的透传
1、透传1.1 定义透传即是透明传送,即传送网络无论传输业务如何,只负责将需要传送的业务传送到目的节点,同时保证传输的质量即可,而不对传输的业务进行处理。我们将上层的数据以buf的形式经过底层模块去传送,底层只保证将这段buf传出去,而不关心buf中具体是什么样的数据,不用去解析buf中的具体内容。即,只负责将传输的内容由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而不对业务数据内容做任何改变。网络透传:假设有数据s要通过一个网络,这个网络的入口为a,出口为b,数据s到达a处,由a负责对s进行封装,比如s是ip数据原创 2021-08-26 11:17:59 · 7972 阅读 · 0 评论 -
动画:深入浅出从根上理解 HTTP 缓存机制及原理!
动画:深入浅出从根上理解 HTTP 缓存机制及原理!转载 2021-07-31 17:32:17 · 156 阅读 · 0 评论 -
TCP的拥塞控制
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4411d7jb文章:TCP的拥塞控制(详解)1、拥塞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性能就要变坏,这种情况就叫做网络拥塞,若出现拥塞而不进行控制,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将随输入负荷的增大而下降。当输入的负载到达一定程度,吞吐量不会增加,即一部分资源会被丢掉,网络的吞吐量维持在其所能控制的最大值。转发节点的缓存不够大造成分组的丢失是拥塞的征兆。2、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拥塞控制.转载 2021-05-21 22:02:48 · 320 阅读 · 1 评论 -
TCP的流量控制
1、流量控制的定义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希望数据传输得更快一些,但如果发送方把数据发送得过快,接收方就可能来不及接收,这就会造成数据的丢失。所谓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2、流量控制的实现方式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地在TCP连接上实现对发送方的流量控制。3、举例TCP发送方的发送窗口 = min{ 自身拥塞窗口,TCP接收方的接收窗口 }大前提:忽略了拥塞控制,也就是认为TCP发送方的发送窗口等于接收方的接收窗口3.1 三次拥塞控制,将发送窗口调整为0原创 2021-05-21 21:33:13 · 2814 阅读 · 0 评论 -
TCP与UDP
一起重温计网咯 | TCP与UDP协议原创 2021-05-17 10:39:15 · 118 阅读 · 0 评论 -
HTTP、HTTPS
1、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Web的应用层协议,常基于TCP/IP协议传输数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1.1 HTTP的工作过程HTTP由请求和响应构成,是一个标准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C/S)。HTTP协议永远都是客户端发起请求,服务器回送响应。地址解析。域名系统DNS解析域名得到主机的IP地址封装HTTP请求数据包封装成TCP包,建立TCP连接(TCP的三次握手)客户机发送请求命令。 建立连接后,客户机原创 2021-05-14 23:03:06 · 247 阅读 · 2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分层结构
文章目录一、网络分层划分(ISO标准七层, TCP标准四层)1、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1.1 应用层1.2 表示层1.3 会话层2、传输层3、网络层4、数据链路层5、物理层(Physical Layer)6、举例二、IP地址、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1、IP地址(1.1) 网络地址(1.2) 广播地址(1.3) 组播地址A类B类C类D类E类(1.4)255.255.255.255(1.5)0.0.0.0(1.6)回环地址(1.7)A、B、C类私有地址2、子网掩码(2.1)利用子网数来计算(2.2)利用主机数来计算原创 2021-05-02 16:33:30 · 1499 阅读 · 3 评论 -
可靠数据传输原理
文章目录1、总览1.1 不可靠传输1.2 可靠传输2、差错2.1 Rdt2.02.1.1 问题描述2.1.2 设计思路(Rdt2.0)2.1.2 ACK确认与ARQ协议2.1.2.1 ACK确认与NAK重发2.1.2.2 ARQ协议2.1.2.2.1 发送端2.1.2.2.2 接收端2.1.2.2.3 演示过程3、乱序与冗余3.1 Rdt2.1(添加序列号,解决包的乱序问题)3.1.1 问题描述3.1.2 设计思路3.1.3 设计方案3.2 Rdt2.2(使用升级版ACK,解决包的重传问题)4、丢包4.1转载 2021-05-01 22:55:53 · 1075 阅读 · 0 评论 -
多路复用与多路分用
从现在开始,我们开始传输层的学习,自顶向下第六版中改成了运输层,感觉怪怪的书中打了邮政服务和代收发信件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比方,非常贴切,这是传输层和网络层的作用区别,也就是说,传输层管的是主机内部的文件传输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1 定义多路复用:在源主机不同套接字收集数据块,每个都装上首部信息,生成报文段,然后将报文段传递到网络多路分解:将传输层报文段中的数据交付到正确(通过首部信息)的套接字名词意义数据块拆解下来的数据报文段运输层给数据块封装上首部信息,包含源端口转载 2021-05-01 21:05:47 · 243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