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系统
文章平均质量分 61
qq_3504110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四)
第一天--第三天小结这部分完成了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将软盘内容读入到磁盘中,并执行相应的指令)一、系统启动(一)制作启动区 主要完成读入软盘内容到内存中的任务,该部分需控制在512字节以内,并且符合系统引导程序的要求(二)将文件保存到软盘中以便读取 书中使用了nask.exe将操作系统文件(暂时这样称呼)生成了sys文件,同时使用了edimg.exe原创 2016-06-25 18:00:37 · 403 阅读 · 0 评论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九)
一、内存容量检查1.如何进行内存检查?往内存中随便写入一个值,然后马上读取,来检查读取的值与写入的值是否相等2.为了实现直接写入内存的功能,需要先暂时关闭CPU中的告诉缓存代码如下:#define EFLAGS_AC_BIT 0x00040000 #define CR0_CACHE_DISABLE 0x60000000unsigne原创 2016-07-10 21:51:18 · 544 阅读 · 0 评论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五)
GDT学习(一)什么是GDT?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1.什么是分段?将合计4GB的内存分成很多块,每一块的起始地址都看作0来处理,像这样分割出来的块,就称为段(Segment)。 2.为什么要引入分段?为了让程序在内存中自由浮动而又不影响它的正常运行,处理器将内存划分成逻辑上的段,并在指令中使用段内偏移地址。 3.由分段的问题--如何使每个段可以访问?利用段描述符(原创 2016-07-01 07:48:51 · 281 阅读 · 0 评论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六)
IDT学习心得(一)什么是中断? 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事件,该事件改变处理器执行的指令顺序。例如通过键盘输入、点击鼠标等(二)为什么要引入中断? 因为CPU的处理速度远高于外围硬件设备的响应速度,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所以引入了中断机制。当某个设备发生变化时便会产生中断,CPU就暂时停止正在处理的事务,并做好接下来能够继续处理的准备,转而执原创 2016-07-03 14:51:55 · 793 阅读 · 0 评论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一)
一、汇编语言 (一)寄存器 AX------accumulator 累加寄存器 AL AH CX------counter 计数寄存器 CL CH DX------data 数据寄存器 DL DH BX-------base 基址寄存器 BL BH SP-------stack pointe原创 2016-06-19 15:44:52 · 455 阅读 · 0 评论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二)
一、制作真正地IPL(IPL, initial program loader,启动程序装载器)(PS:这部分其实就是就是实现了一个用途,即将扇区中的内容读取到内存中) (一)储备知识 1.软盘结构及读写 http://blog.youkuaiyun.com/smallmuou/article/details/6796867原创 2016-06-19 15:45:31 · 437 阅读 · 0 评论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三)
一、指针相关 目的:达到效果 mov BYTE[i], (i&0x0f) 使用C语言直接操作内存 做法:int i; char *p; p=(char *) i; *p=i&0x0f 二、显示控制 (一)色号设定。采用调色板模式,有程序员自己指定颜色编号。 (二)调色板使用步骤。禁止中断-->原创 2016-06-19 15:48:05 · 976 阅读 · 2 评论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七)
一、代码执行顺序(前内容六天的内容)ipl10.nas-->asmhead.nas-->boopack.c二、代码阅读1.ipl10.nas(将软盘内容拷贝到内存中); haribote-ipl; TAB=4; 读取软盘内容到内存中,然后跳转到0xc200开始执行,就是asmhead.nas文件CYLS EQU 10 ; CYLS=10 读取是10个柱面原创 2016-07-09 15:23:02 · 1589 阅读 · 0 评论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学习笔记(八)
FIFO 鼠标控制原创 2016-07-09 16:51:22 · 43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