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从入门到入坟系列文章(七): 基数统计算法

本文介绍了Redis中的基数统计算法HyperLogLog,它用于在大量数据中高效计算基数,占用固定且较小的内存空间。内容包括HyperLogLog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Redis提供的pfadd、pfcoun和pfmerge三个命令的使用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来了解下Redis的基数统计算法结构HyperLogLog。HyperLogLog结构是Redis在在 2.8.9 版本新增加的。

 HyperLogLog 是用来做基数统计的算法,HyperLogLog 的优点是,在输入元素的数量或者体积非常非常大时,计算基数所需的空间总是固定 的、并且是很小的。在 Redis 里面,每个 HyperLogLog 键只需要花费 12 KB 内存,就可以计算接近 2^64 个不同元素的基 数。

但是,因为 HyperLogLog 只会根据输入元素来计算基数,而不会储存输入元素本身,所以 HyperLogLog 不能像集合那样,返回输入的各个元素。

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基数?

一般来说一组数据中,去掉重复的数据后的数据,可称为基数。比如数据集 {1, 3, 5, 7, 5, 7, 8}, 那么这个数据集的基数集为 {1, 3, 5 ,7, 8}, 基数(不重复元素)为5。 基数估计就是在误差可接受的范围内,快速计算基数。

适合场景:

  • 统计注册ip数量
  • 统计网站访问人数,比如统计某一天或者某一月的活跃量

Redis提供了三个HyperLogLog的命令:

1、pfadd key element [element ...]:添加指定元素到 HyperLogLog 中。

如果一个HyperLogLog的估计的近似基数在执行命令过程中发了变化, PFADD 返回1,否则返回0,如果指定的key不存在,这个命令会自动创建一个空的HyperLogLog结构(指定长度和编码的字符串)。

如果在调用该命令时仅提供变量名而不指定元素也是可以的,如果这个变量名存在,则不会有任何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