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小丢
最近各位的朋友圈都吵翻天了吧?"疫苗之殇"的话题几度刷屏,几度反转,有孩子的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向着任何企图客观分析此事的人咆哮:"你没有生养过孩子,你!不!懂!就算是百万分之几的概率,落在每个家庭身上,都是百分百的悲剧啊!"是啊,这种煽情的话说出来是特别打动人的,但是,我只是想说一句,任何药物、手术,都不敢保证百分百安全,除非他是天桥上卖大力丸的,或是教你吃茄子的张悟本,包治百病。
所谓科学,就是从来不会否认哪怕是千万分之一的可能,或是不可能,这才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疫苗失效确实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后遗症,但是因此就叫嚣着不打疫苗的父母们,我很冷酷地提示下: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天花这些病,如果你不打疫苗,一旦孩子患上了,那就不是千万分或者百万分的几率了,致死致残率我说百分之五十,那还是轻的了。
什么叫因噎废食,希望为人父母者可以好好学习一下这个成语的意义。不要以为你当了父母你就能用查克拉搓丸子了,你智商、认识水平和逻辑思考的能力不会因为你生了孩子就有显著的提升,就有了道德高地上的优势。相反,倒是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了,因为,让你不经大脑就开始愤怒的软肋更多了。另外,究竟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非法疫苗≠失效疫苗≠有毒疫苗,这批出问题的疫苗=二类疫苗=并非孩子强制必须注射的疫苗,合法疫苗=有效疫苗=无毒疫苗≠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的疫苗。
❤
我说的这么简洁明了,希望那些以自己生养了孩子就以为掌握了宇宙真理的父母们可以冷静下来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一下,你们现在的恐慌都是那篇名为《疫苗之殇》的伪科学文章,将上述几个关键概念打乱混淆编造之后煽动的愤怒情绪,以至于你们将任何不像你们一样愤怒而失控的冷静思考者都认定为你们的敌人。其实关于此次二类疫苗运输中冷链存在问题的新闻上周就已经陆续有报道,不过那些有孩子的读者们并未太多关注,毕竟,"二类疫苗"、"冷链"这样相对专业的名词显然没有"XX之殇"和可怜的孩子的照片来的博人眼球。
醒醒吧,煽动你们这种失控情绪的人才是你们的敌人,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告诉你们事实的真相,也没有指出任何一条能让你们避免遭遇到此类悲剧的有效方法,更没有引导你们思考作为普通人的个体能够在现实中做些什么促使有关方面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再也不敢在关键环节出纰漏,永远杜绝问题的发生。
因为那些追着热点不放,总想搞个十万+点击的自媒体们都知道,疫苗到底殇不殇我一点都不关心,反正三天后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都会忘了的,他们只是想宣泄下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愤怒,在朋友圈体现自己关心时事、猛追热点的存在感而已,那我们就给他们想要的。姚贝娜、大卫•鲍伊死了就点蜡,小李子得了奥斯卡就热泪盈眶,疫苗出问题了?对应的情绪当然是愤怒,对,愤怒,跟三鹿、郭美美、药家鑫、李天一等事件爆出之后用同样的情绪来应对即可。
等等,到了这个时候,估计会有人问:姚贝娜和大卫•鲍伊是谁啊?不要啊,亲爱的朋友,他们刚刚去世的时候,你不是在朋友圈哀嚎地就好像他们是这个世上你最好的朋友一样吗?
❤
食品安全、医患关系、仇富情绪、官二代这些关键词总是可以轻易地挑动起人们的情绪,在这些关键词的影响下,试图还原事实真相的努力总是异常艰辛,因为人们早在看到关键词的时候就已经预设好了立场,开宝马的都是坏人,医生被打是他活该,政府说什么都不能信任……
所以无论和菜头多么客观,愤怒的无头苍蝇们也要说他是在为政府洗地,但是他们恰恰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在网络上当键盘侠,转发、评论、点赞的热情维持三天,三天以后就扑向了下一个热点事件的行为,才是造成了悲剧不断循环的根本原因。
现在大概连蘑菇屯的村支书都不再害怕网络上沸腾的"民意"了,忍过三天,消消停停地不抵抗,认个错,这个风头三天就过去了,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上个礼拜你们还在围观刘诗诗吴奇隆婚礼,这个礼拜他们就成过气网红了,下个礼拜,还有人记得自己曾经为了一篇《疫苗之殇》如此愤怒过吗?
呵呵。
❤
还记得孙咸泽吗?谁?三鹿奶粉被问责的最大级别的官员啊!2009年底之后,多名因三鹿奶粉事件去职的官员都陆续复出。时至今日,涉及官员基本重新上岗,不少人职级还有所提升。当时我们的愤怒比疫苗多得多吧,结果呢?
还记得周岩吗?谁?五年前著名的合肥少女被官二代毁容的女主角啊!五年后,她仍然没有拿到赔偿款。去年5月,法院判决陶汝坤的父母赔偿172万元,今年3月22日二审法院判决周岩获赔180万元,较一审判决结果增加了8万元,与周岩主张的467万元赔偿相差很大。周岩拿到判决结果后在法院门前痛哭并一度昏倒。
三月初的时候,《新京报》报道了周岩的近况,获得的关注并不多。
2011年,案件发生后,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一家医院曾承诺为周岩免费治疗。在这家整形医院,周岩接受了9次全麻手术。最后一次手术是2014年7月。周岩和妈妈询问医院下次手术的时间。院方没有正面回复。周岩说,医院的意思她懂:事件发生时,我是新闻当事人,所有人关注。喧嚣过去,生活总会重归现实。
在百度"周岩"贴吧和"陶汝坤"贴吧,至今仍有许多人在骂周岩。有网友在列举了周岩和陶汝坤交往的证据后,说周岩是咎由自取。还有人发帖说,烧得好。甚至在最近的新闻中,还有不少媒体都以"少女早恋处理情感不当"或者"花季少女误交朋友导致悲剧"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周岩的遭遇,这和女性被性侵就归为她人品不好或者穿的少的言论有什么区别?
还记得天津港爆炸之后无家可归的万科海港城居民吗?他们怎么样了?还记得西安9.15反日游行被钢锁砸伤的卡罗拉车主李建利吗?他怎么样了?还记得去年青岛38元一只的天价虾事件吗?现在青岛的旅游市场是否还是如此混乱?
❤
没有人记得了,也没有人管这些"后来",因为人们是多么的忙啊,热点层出不穷,愤怒三天一换,哪有空去理过气的网红了呢?新一轮的转评赞在吸引着我们的视线,新一轮的大V撕逼亟需我们站队表明立场,没有我们在键盘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个世界不是要乱套了吗?
我们就像掰棒子的狗熊一样,永远亟不可待地奔向下一个看起来更为新鲜香甜的棒子。问题是,像金鱼一样只有七秒记忆的我们,又怎么可能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好呢?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相似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轮回,只顾发泄情绪的后遗症是,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和他人充满了不信任感。
我们不再信任医生,所以像精神分裂的病人一样,不是向医生下跪,就是向医生抡起了拳头;我们不再相信食品安全,去国外抢购奶粉、大米,转发着朋友圈伪科学的文章,造成多少农民眼睁睁看着成熟的西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我们不再相信别人有发自内心的善意,老人倒地再无人敢上前搀扶,助人者需自证清白,围观者连作证的勇气都没有。
我们不再相信疫苗的安全,可是除了带孩子去香港打疫苗,除了在朋友圈里转发未经论证的文章,忙着咒骂所有和他们意见相左的人生儿子没屁眼以外,我们又做了什么?
就算是每个人每天往国家药监局打一次电话反映和关注事件的进展,坚持三个月,都比把相关文章转发一千次强,但是我知道这样的事情没有几个人会去做的,都说好了,我们只有三天的热情而已嘛,三天哦!
❤
在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的时候,起码要学会负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避免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事故链上的一环。这个世界上,如果人人可以各司其职,对得起自己的本职和良心,而不是忙着指责别人当键盘侠,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变好。
又蠢又坏的人常常误以为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和他们有关系,在等待他们给意见。也许吧,这是世界给他们的论文题,智商和善意不能达标的人,永远不能毕业晋级为更好的人,因此永远在进行毕业答辩。
衷心祝愿你我,都早日毕业。
最近各位的朋友圈都吵翻天了吧?"疫苗之殇"的话题几度刷屏,几度反转,有孩子的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向着任何企图客观分析此事的人咆哮:"你没有生养过孩子,你!不!懂!就算是百万分之几的概率,落在每个家庭身上,都是百分百的悲剧啊!"是啊,这种煽情的话说出来是特别打动人的,但是,我只是想说一句,任何药物、手术,都不敢保证百分百安全,除非他是天桥上卖大力丸的,或是教你吃茄子的张悟本,包治百病。
所谓科学,就是从来不会否认哪怕是千万分之一的可能,或是不可能,这才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疫苗失效确实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后遗症,但是因此就叫嚣着不打疫苗的父母们,我很冷酷地提示下: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天花这些病,如果你不打疫苗,一旦孩子患上了,那就不是千万分或者百万分的几率了,致死致残率我说百分之五十,那还是轻的了。
什么叫因噎废食,希望为人父母者可以好好学习一下这个成语的意义。不要以为你当了父母你就能用查克拉搓丸子了,你智商、认识水平和逻辑思考的能力不会因为你生了孩子就有显著的提升,就有了道德高地上的优势。相反,倒是更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了,因为,让你不经大脑就开始愤怒的软肋更多了。另外,究竟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非法疫苗≠失效疫苗≠有毒疫苗,这批出问题的疫苗=二类疫苗=并非孩子强制必须注射的疫苗,合法疫苗=有效疫苗=无毒疫苗≠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的疫苗。
❤
我说的这么简洁明了,希望那些以自己生养了孩子就以为掌握了宇宙真理的父母们可以冷静下来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一下,你们现在的恐慌都是那篇名为《疫苗之殇》的伪科学文章,将上述几个关键概念打乱混淆编造之后煽动的愤怒情绪,以至于你们将任何不像你们一样愤怒而失控的冷静思考者都认定为你们的敌人。其实关于此次二类疫苗运输中冷链存在问题的新闻上周就已经陆续有报道,不过那些有孩子的读者们并未太多关注,毕竟,"二类疫苗"、"冷链"这样相对专业的名词显然没有"XX之殇"和可怜的孩子的照片来的博人眼球。
醒醒吧,煽动你们这种失控情绪的人才是你们的敌人,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告诉你们事实的真相,也没有指出任何一条能让你们避免遭遇到此类悲剧的有效方法,更没有引导你们思考作为普通人的个体能够在现实中做些什么促使有关方面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再也不敢在关键环节出纰漏,永远杜绝问题的发生。
因为那些追着热点不放,总想搞个十万+点击的自媒体们都知道,疫苗到底殇不殇我一点都不关心,反正三天后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都会忘了的,他们只是想宣泄下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愤怒,在朋友圈体现自己关心时事、猛追热点的存在感而已,那我们就给他们想要的。姚贝娜、大卫•鲍伊死了就点蜡,小李子得了奥斯卡就热泪盈眶,疫苗出问题了?对应的情绪当然是愤怒,对,愤怒,跟三鹿、郭美美、药家鑫、李天一等事件爆出之后用同样的情绪来应对即可。
等等,到了这个时候,估计会有人问:姚贝娜和大卫•鲍伊是谁啊?不要啊,亲爱的朋友,他们刚刚去世的时候,你不是在朋友圈哀嚎地就好像他们是这个世上你最好的朋友一样吗?
❤
食品安全、医患关系、仇富情绪、官二代这些关键词总是可以轻易地挑动起人们的情绪,在这些关键词的影响下,试图还原事实真相的努力总是异常艰辛,因为人们早在看到关键词的时候就已经预设好了立场,开宝马的都是坏人,医生被打是他活该,政府说什么都不能信任……
所以无论和菜头多么客观,愤怒的无头苍蝇们也要说他是在为政府洗地,但是他们恰恰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在网络上当键盘侠,转发、评论、点赞的热情维持三天,三天以后就扑向了下一个热点事件的行为,才是造成了悲剧不断循环的根本原因。
现在大概连蘑菇屯的村支书都不再害怕网络上沸腾的"民意"了,忍过三天,消消停停地不抵抗,认个错,这个风头三天就过去了,大家还是该干嘛干嘛。上个礼拜你们还在围观刘诗诗吴奇隆婚礼,这个礼拜他们就成过气网红了,下个礼拜,还有人记得自己曾经为了一篇《疫苗之殇》如此愤怒过吗?
呵呵。
❤
还记得孙咸泽吗?谁?三鹿奶粉被问责的最大级别的官员啊!2009年底之后,多名因三鹿奶粉事件去职的官员都陆续复出。时至今日,涉及官员基本重新上岗,不少人职级还有所提升。当时我们的愤怒比疫苗多得多吧,结果呢?
还记得周岩吗?谁?五年前著名的合肥少女被官二代毁容的女主角啊!五年后,她仍然没有拿到赔偿款。去年5月,法院判决陶汝坤的父母赔偿172万元,今年3月22日二审法院判决周岩获赔180万元,较一审判决结果增加了8万元,与周岩主张的467万元赔偿相差很大。周岩拿到判决结果后在法院门前痛哭并一度昏倒。
三月初的时候,《新京报》报道了周岩的近况,获得的关注并不多。
2011年,案件发生后,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有一家医院曾承诺为周岩免费治疗。在这家整形医院,周岩接受了9次全麻手术。最后一次手术是2014年7月。周岩和妈妈询问医院下次手术的时间。院方没有正面回复。周岩说,医院的意思她懂:事件发生时,我是新闻当事人,所有人关注。喧嚣过去,生活总会重归现实。
在百度"周岩"贴吧和"陶汝坤"贴吧,至今仍有许多人在骂周岩。有网友在列举了周岩和陶汝坤交往的证据后,说周岩是咎由自取。还有人发帖说,烧得好。甚至在最近的新闻中,还有不少媒体都以"少女早恋处理情感不当"或者"花季少女误交朋友导致悲剧"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周岩的遭遇,这和女性被性侵就归为她人品不好或者穿的少的言论有什么区别?
还记得天津港爆炸之后无家可归的万科海港城居民吗?他们怎么样了?还记得西安9.15反日游行被钢锁砸伤的卡罗拉车主李建利吗?他怎么样了?还记得去年青岛38元一只的天价虾事件吗?现在青岛的旅游市场是否还是如此混乱?
❤
没有人记得了,也没有人管这些"后来",因为人们是多么的忙啊,热点层出不穷,愤怒三天一换,哪有空去理过气的网红了呢?新一轮的转评赞在吸引着我们的视线,新一轮的大V撕逼亟需我们站队表明立场,没有我们在键盘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个世界不是要乱套了吗?
我们就像掰棒子的狗熊一样,永远亟不可待地奔向下一个看起来更为新鲜香甜的棒子。问题是,像金鱼一样只有七秒记忆的我们,又怎么可能让这个世界变的更好呢?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相似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轮回,只顾发泄情绪的后遗症是,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和他人充满了不信任感。
我们不再信任医生,所以像精神分裂的病人一样,不是向医生下跪,就是向医生抡起了拳头;我们不再相信食品安全,去国外抢购奶粉、大米,转发着朋友圈伪科学的文章,造成多少农民眼睁睁看着成熟的西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我们不再相信别人有发自内心的善意,老人倒地再无人敢上前搀扶,助人者需自证清白,围观者连作证的勇气都没有。
我们不再相信疫苗的安全,可是除了带孩子去香港打疫苗,除了在朋友圈里转发未经论证的文章,忙着咒骂所有和他们意见相左的人生儿子没屁眼以外,我们又做了什么?
就算是每个人每天往国家药监局打一次电话反映和关注事件的进展,坚持三个月,都比把相关文章转发一千次强,但是我知道这样的事情没有几个人会去做的,都说好了,我们只有三天的热情而已嘛,三天哦!
❤
在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的时候,起码要学会负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避免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事故链上的一环。这个世界上,如果人人可以各司其职,对得起自己的本职和良心,而不是忙着指责别人当键盘侠,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变好。
又蠢又坏的人常常误以为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和他们有关系,在等待他们给意见。也许吧,这是世界给他们的论文题,智商和善意不能达标的人,永远不能毕业晋级为更好的人,因此永远在进行毕业答辩。
衷心祝愿你我,都早日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