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清涛
提醒注意:标题,别看反了,我写的并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个周末,看了两部越剧,《孔雀东南飞》和《陆游与唐婉》,也顺便补了一点文学和历史知识。有些想法,跟学生时代大相近庭。
这两部剧,感情基调乃至故事情节,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恶婆婆害死了好媳妇。作为观众,我们有多怜爱那两个好媳妇,便有多厌恶那两个婆婆。但除了厌恶和鄙视之外,我更觉得,那两个婆婆,都活得太悲哀、太可怜。
❤
很多人都说,婆媳矛盾的根源在于,婆婆和媳妇共同争夺对一个男人的控制权。但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发现,媳妇并没有去争夺,甚至,面对另外一个女人的争夺,她们连防御的动作都没有;故而,婆婆所谓的"争夺",其实是一场没有敌人的战争,因为,别人懒得跟你争。
媳妇(剧中)为什么不主动去争呢?因为,她们有趣、可爱,即便是不用去争,也照样能得宠。在这种"三角恋"中,她们天然占据上风,她们是感情上的强势群体。并且,她原本就跟这个男人没有什么瓜葛,现在,赢得了男人的心,对这种从无到有,她当然很满足了;而婆婆,她原本占有了这个男人的100%(或者是自以为占有了100%),现在,属于自己的猎物,正在向别的女人投怀送抱,她当然感到恐惧无比了。(越是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便越容易吃醋。)
无论是焦仲卿的母亲,还是陆游的母亲,都是在精神上尚未断奶的女人。从内心里,她们不愿承认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更加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会和另外一个女人来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偏偏,这两部作品都有个共同点:两对小夫妻的感情都特别好,但是,小两口的感情越好,就越会让婆婆觉得自己"失宠"了。而欺负媳妇,便是对出于对失宠的恐惧,正如陆游对唐婉说的,"难想象娘越爱我就越恨你"。
❤
焦母和陆母发动的对儿媳妇的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安全感保卫战"。不出所料,剧中的焦母这个女人,没什么自己的人生追求,她的人生,就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为孩子而活",本来就是一种灾难化的人生——当你把孩子作为唯一的重心时,当然就会格外害怕"失去"他了。(其实绝大多数中国女人——在其他国家怎么样我不知道——在婚后都这样,当然,并不能把责任推给婚姻,因为她们在婚前可能也没有什么追求。)
两位婆婆的罪恶,不在于道德败坏,而在于无趣。无趣,既是罪恶的,更是可怜的。
焦母脸上的表情,跟《红楼梦》中的邢夫人特别像。这两个女人,有个很大的共同点:缺少来自男人的疼爱。焦仲卿的母亲寡居多年,既没有享受到男人的疼爱,也没有性生活;邢夫人,像她那样的,又遇到贾赦那样的男人,有可能得到男人的宠爱吗?会有愉悦的性生活吗?这种压抑,本来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狂躁和变态。况且,焦母和邢夫人,都是没有什么女人味的,恰恰,他们的儿媳妇刘兰芝和王熙凤,都是女人味十足的。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缺乏女人味的无趣的婆婆,都会对充满女人味的儿媳妇充满敌意,这几乎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因为,儿媳妇身上的女人味,让这些可怜的无趣的婆婆们自卑了。
几乎一切可恨之人,都是有某种智商缺陷、心理疾病、人格缺陷的。她们身上,都有着值得同情的一面,甚至包括一些犯罪分子。人性本善,焦母这样的恶婆婆,其实,是因为先可怜然后才变恶的。
❤
在《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与兰芝关系的恶化,还与一个长舌妇有关系——就是那个长舌妇,挑唆说,兰芝跟焦母"八字相克",而焦母也正是听到这句话后下定决心命令儿子"休妻"。什么样的女人最容易成为喜欢搬弄是非的长舌妇?Loser,活得比较窝囊的女人;尤其是,没有精神生活的女人。你见过一个沉醉于写诗画画唱戏的女人会喜欢搬弄是非吗?我虽然阅人无数,但确实没见过哪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女人会成为长舌妇。
只有自己活得不快乐的人,才喜欢散发负能量。那些活得爽的人,都只顾着自个儿爽去了,哪来的功夫来给你散发负能量?
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些喜欢给身边的亲友泼冷水的人。有的人甚至变态到什么程度呢?越是喜欢一个人,便越不会说半句肯定ta的话,而是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甚至,连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但从心里动机上,他们却没有任何恶意。何以至此呢?从小就缺爱,很少从别人身上得到夸赞,自卑,这种自卑,也影响了他们跟别人相处的方式。所以,泼冷水,也是一种人格障碍,这样的人,在可恶的同时,也是可怜的。
❤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便开始对一些可恨之人多了一份宽容。
一旦学会了宽容(哪怕只是居高临下的、不完全真诚的宽容)恶人,以后,当自己再遭遇恶人的时候,你的痛感便会轻一些。
提醒注意:标题,别看反了,我写的并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个周末,看了两部越剧,《孔雀东南飞》和《陆游与唐婉》,也顺便补了一点文学和历史知识。有些想法,跟学生时代大相近庭。
这两部剧,感情基调乃至故事情节,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恶婆婆害死了好媳妇。作为观众,我们有多怜爱那两个好媳妇,便有多厌恶那两个婆婆。但除了厌恶和鄙视之外,我更觉得,那两个婆婆,都活得太悲哀、太可怜。
❤
很多人都说,婆媳矛盾的根源在于,婆婆和媳妇共同争夺对一个男人的控制权。但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发现,媳妇并没有去争夺,甚至,面对另外一个女人的争夺,她们连防御的动作都没有;故而,婆婆所谓的"争夺",其实是一场没有敌人的战争,因为,别人懒得跟你争。
媳妇(剧中)为什么不主动去争呢?因为,她们有趣、可爱,即便是不用去争,也照样能得宠。在这种"三角恋"中,她们天然占据上风,她们是感情上的强势群体。并且,她原本就跟这个男人没有什么瓜葛,现在,赢得了男人的心,对这种从无到有,她当然很满足了;而婆婆,她原本占有了这个男人的100%(或者是自以为占有了100%),现在,属于自己的猎物,正在向别的女人投怀送抱,她当然感到恐惧无比了。(越是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便越容易吃醋。)
无论是焦仲卿的母亲,还是陆游的母亲,都是在精神上尚未断奶的女人。从内心里,她们不愿承认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更加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会和另外一个女人来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偏偏,这两部作品都有个共同点:两对小夫妻的感情都特别好,但是,小两口的感情越好,就越会让婆婆觉得自己"失宠"了。而欺负媳妇,便是对出于对失宠的恐惧,正如陆游对唐婉说的,"难想象娘越爱我就越恨你"。
❤
焦母和陆母发动的对儿媳妇的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安全感保卫战"。不出所料,剧中的焦母这个女人,没什么自己的人生追求,她的人生,就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为孩子而活",本来就是一种灾难化的人生——当你把孩子作为唯一的重心时,当然就会格外害怕"失去"他了。(其实绝大多数中国女人——在其他国家怎么样我不知道——在婚后都这样,当然,并不能把责任推给婚姻,因为她们在婚前可能也没有什么追求。)
两位婆婆的罪恶,不在于道德败坏,而在于无趣。无趣,既是罪恶的,更是可怜的。
焦母脸上的表情,跟《红楼梦》中的邢夫人特别像。这两个女人,有个很大的共同点:缺少来自男人的疼爱。焦仲卿的母亲寡居多年,既没有享受到男人的疼爱,也没有性生活;邢夫人,像她那样的,又遇到贾赦那样的男人,有可能得到男人的宠爱吗?会有愉悦的性生活吗?这种压抑,本来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狂躁和变态。况且,焦母和邢夫人,都是没有什么女人味的,恰恰,他们的儿媳妇刘兰芝和王熙凤,都是女人味十足的。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缺乏女人味的无趣的婆婆,都会对充满女人味的儿媳妇充满敌意,这几乎是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因为,儿媳妇身上的女人味,让这些可怜的无趣的婆婆们自卑了。
几乎一切可恨之人,都是有某种智商缺陷、心理疾病、人格缺陷的。她们身上,都有着值得同情的一面,甚至包括一些犯罪分子。人性本善,焦母这样的恶婆婆,其实,是因为先可怜然后才变恶的。
❤
在《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与兰芝关系的恶化,还与一个长舌妇有关系——就是那个长舌妇,挑唆说,兰芝跟焦母"八字相克",而焦母也正是听到这句话后下定决心命令儿子"休妻"。什么样的女人最容易成为喜欢搬弄是非的长舌妇?Loser,活得比较窝囊的女人;尤其是,没有精神生活的女人。你见过一个沉醉于写诗画画唱戏的女人会喜欢搬弄是非吗?我虽然阅人无数,但确实没见过哪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女人会成为长舌妇。
只有自己活得不快乐的人,才喜欢散发负能量。那些活得爽的人,都只顾着自个儿爽去了,哪来的功夫来给你散发负能量?
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些喜欢给身边的亲友泼冷水的人。有的人甚至变态到什么程度呢?越是喜欢一个人,便越不会说半句肯定ta的话,而是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甚至,连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但从心里动机上,他们却没有任何恶意。何以至此呢?从小就缺爱,很少从别人身上得到夸赞,自卑,这种自卑,也影响了他们跟别人相处的方式。所以,泼冷水,也是一种人格障碍,这样的人,在可恶的同时,也是可怜的。
❤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便开始对一些可恨之人多了一份宽容。
一旦学会了宽容(哪怕只是居高临下的、不完全真诚的宽容)恶人,以后,当自己再遭遇恶人的时候,你的痛感便会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