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一章——概论

本文介绍了操作系统的概述,包括其目标与作用,如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间的接口和资源管理者。阐述了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从无操作系统到单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讨论了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这四个操作系统特性,并详述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四大功能。最后提到了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用户接口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操作系统的目标与作用

  1. 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2. 作用
    a.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b. 作为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c.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 方便用户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 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 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人工操作(人机矛盾非常严重,互相等待),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减少cpu空闲,提高了I/O)
  2. 单批道处理系统:监督程序控制,作业一个接一个连续处理,不需要人工,所以主要矛盾是CPU与I/O之间的矛盾,CPU一段时间只能处理一个作业
  3. 多道批处理系统:多个作业共享CPU,当A程序等待I/O时,B程序开始运行,充分利用了CPU,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吞吐量变大,但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机争用问题,内存分配和保护问题,I/O设备分配问题,文件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业管理问题,用户与系统的接口问题
  4. 分时系统:人机交互,多用户共享主机
    1. 及时接收:用多路卡快速扫描各个终端,读取指令,终端配置缓冲区来缓存指令
    2. 及时处理:每个用户的作业都放在内存里,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避免某一个任务长时间占用CPU
    3. 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5. 实时系统:周期性实时任务和非周期性实时任务,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6. 微机操作系统:微型机上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特性

  1. 并发
    并发在多道中在一段时间内有多个程序宏观上同时运行,单道中程序还是轮流运行的,另外并行指同一时刻执行。程序时静态实体,不能并发执行,为了使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进程,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引入了线程。
  2. 共享
    1. 互斥共享方式: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该资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