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Python+Javascript实现-27.移除元素

该博客介绍了LeetCode第27题的解决方案,即如何在数组中原地移除指定值并返回新数组长度。博主分享了使用Python的list.pop()方法和JavaScript的双指针法来解决此问题,并强调了在数组长度变化时使用while循环进行遍历的重要性。示例中给出了数组[3,2,2,3]移除值3后的结果,长度变为2。" 100814328,8181219,Hive Staging目录占用HDFS空间问题及解决,"['Hive', '大数据', 'HDFS', '集群管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7.移除元素

给定一个数组和一个值,在这个数组中原地移除指定值和返回移除后新的数组长度。
不要为其他数组分配额外空间,你必须使用 O(1) 的额外内存原地修改这个输入数组。
元素的顺序可以改变。超过返回的新的数组长度以外的数据无论是什么都没关系。

示例

给定 nums = [3,2,2,3],val = 3,
你的函数应该返回 长度 = 2,数组的前两个元素是 2。

我:不得了,这题十分钟就做好,零bug!!超越昨天一次性通过所有测试!!!

        l = len(nums)
        if l == 0:
            return 0
        i = 0
        while i < l:
            if nums[i] == val:
                nums.pop(i)
                l-=1
            else:
                i+=1
        return len(nums)

总结:这一题和上一题都使用了,list.pop()方法,数组长度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想要遍历数组的话,使用while比较合适,用for循环的话,遍历的索引值不方便控制其根据list长度变化而跟着变化。
比如:

l = [1,2,3,4]
for i in l:
    print(i)
    l.pop(1)
    print(l)

以上代码块的运行结果为:
1#此时i访问的是l的第一个元素
2
[1, 3, 4]
3#此时i访问的是l的第二个元素
3
[1, 4]#下一步i应该访问l的第三个元素,但因为此时l只剩余两个元素,故运行结束

Javascript 双指针法

var removeElement = function(nums, val) {
    const l = nums.length;
    let p = q = 0;
    while(q < l){
        if(nums[q] !== val){
            nums[p] = nums[q];
            p += 1;
        } 
        q += 1;
    }
    return p;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