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sprintf函数的作用,有一个初步认识。该函数是把格式化的数据传输到指定的字符串中。所谓的格式化的数据就是那些%d、%f或者%s等数据。
sprintf函数声明:
int sprintf( char *buffer, const char *format [, argument,…] );
buffer即为要传入的字符串变量,一般为char类型的数组。
format即为要传输的格式化数据。后面的可变变量argument均为格式化数据。均通过%占位符进行占位。
如下代码举个栗子:
#include<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vgv[])
{
char str[40];
/*str即是要传入的变量*/
sprintf(str,"%s%d%c","testdata",1,'2');
printf("%s%d%c",str,1,'2');
return 0;
}
输出结果是:testdata12
而sprintf()有个问题,就是因为给buffer参数传入数据没有数据截断,所以容易导致内存溢出。基于此问题,为了更加安全,所以出现了snprintf()函数。
函数作用:snprintf()函数用于将最大n个格式化的数据写入字符串。
函数声明:
int snprintf(char *str, int n, char * format [, argument, …]);
参数:
其他与sprintf一致,n为要写入的字符的最大数目,超过n会被截断。
返回值:
若数据传入成功则返回参数str 字符串长度,失败则返回-1,错误原因存于errno 中。
以下是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char str[5];
int ret = snprintf(str, 3, "%s", "abcdefg");
printf("%d\n",ret);
printf("%s",str);
return 0;
}
gcc输出结果:
7
ab
注:上一代码参考了https://blog.youkuaiyun.com/shenhuxi_yu/article/details/70195133
该文章中,指出:
GCC中的参数n表示向str中写入n个字符,包括’\0’字符,并且返回实际的字符串长度。
VC中的参数n表示会向str中写入n个字符,不包括’\0’字符,并且不会在字符串末尾添加’\0’符。当字符串长度超过参数n时,函数返回-1,以表示可能导致错误。
【总结】
printf()是将数据输出到显示器等,起到打印数据的功能;
sprintf()是将数据输出到buffer变量中,以便后续使用该变量。
而为了解决sprintf()函数的内存溢出问题,引入了snprintf(),使得代码更加安全,所以以后编程中要使用snprintf()而不是sprintf()